默认大小 上一篇下一篇
太平天国军事要塞有了文保碑位置被确认 2016年05月04日 B09 :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天堡城和地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为了拱卫天京(南京)而建造的两座重要军事要塞。去过紫金山天文台的人,一般都会注意到那里有块“天堡城遗址”的文物保护碑,天堡城的遗迹就位于那里。那么,地堡城又在哪里呢?
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模糊地知道地堡城位于太平门外的龙脖子,具体地址却不甚清楚。最近,有“老南京”读者在紫金山北麓常遇春墓旁边看到了“地堡城遗址”,这是不是意味着地堡城的位置已经被确认了呢?
有资料说地堡城在索道口
“天堡城的位置很清楚,但地堡城的位置,书里面却说得很含糊!”南京文物爱好者黄宝荣告诉记者,他的印象中,地堡城是在太平门外龙脖子一带,但具体位置不详。“我看过一些早年间的资料,说地堡城在尧化门或麒麟门,那个说法太离谱!”后来,黄宝荣又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有些书中说地堡城遗址在紫金山索道口,他也特地去找过,没有在现场找到任何遗迹。
在南京市公布的文物保护名单中,天堡城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堡城是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名单中对地堡城位置的描述同样含糊——“玄武区太平门外”。
最近,黄宝荣在陪朋友游览明代功臣墓——明开平王常遇春墓的时候,却意外地见到了“地堡城遗址”文保碑。他将这个信息告诉了“老南京”版记者。
常遇春墓位于富贵山隧道一侧的山上,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常遇春墓石刻的前方,立了一块崭新的文保碑,上面写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堡城遗址”,背面还有对地堡城历史的简单文字介绍。
“姗姗来迟”的文保碑
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地堡城遗址”虽然早在1992年就被公布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文保碑一直没有立起来。直到最近,文物部门才在常遇春墓旁边竖起了这块“姗姗来迟”的文保碑。专家介绍,“地堡城遗址”文保碑正是标记了太平天国地堡城的真实位置。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太平天国史专家张铁宝说,天堡城和地堡城都是拱卫天京(南京)的重要军事要塞,均建于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并在南京建都的1853年。地堡城共有石垒三座,石垒内设置重炮,周围有壕沟三道,壕沟外设梅花桩十多层,常备守军有三百多人。
张铁宝说,天堡城和地堡城,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上下呼应,互为犄角。地堡城依山傍水,紧靠城墙,扼守龙脖子隘口以及靠近城墙的山麓,能够有效阻止清军靠近城墙根挖地洞轰城,地势极为险要。
地堡城曾是重要军事要塞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能在1856年和1860年两次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就是因为守住了天堡城和地堡城,而无后顾之忧的缘故。
在清军包围天京的漫长战争中,天堡城和地堡城也经受了无数次的炮火洗礼。天堡城于1864年2月陷落,地堡城成为太平军在天京城外的唯一军事要塞,苦撑危局。此后,地堡城的守军顽强坚守了四个多月,使围攻的湘军损兵折将,无隙可乘。
1864年7月3日凌晨,湘军抽调兵力三千多人,对地堡城发起偷袭,总兵朱洪章率部潜入地堡城石垒,一举攻占地堡城,数百名太平军官兵战死。湘军攻下了天京城外最后一道护卫屏障。仅仅半个月后,天京即宣告陷落。
专家回忆当年如何确认位置
张铁宝介绍,天堡城位于紫金山西峰(第三峰),也就是紫金山天文台内,现存石垒墙基一座。但地堡城的位置长期以来的确存在着争议,有多种说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张铁宝等研究人员对这一重要的太平天国史迹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了地堡城残存的一条长约百米的壕沟,以及修筑地堡城石垒用的一些大石块和石构残件等。
张铁宝说,地堡城遗址西端田埂上,原来还有朱洪章为所部在太平门缺口战死的四百多名官兵墓冢竖立的一通“表忠碑”,此碑目前藏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虽然民间很多人搞不清地堡城的具体位置,但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张铁宝说,他撰写过《天京地保城考略》的论文,发表在《江海学刊》上,确认地堡城位于太平门外的龙脖子,东依紫金山西麓以及龙脖子隘口,西临已经干涸的白马湖,南靠太平门东侧城墙,北面就临近着常遇春墓。
如今,“地堡城遗址”文保碑被竖立起来,将使得更多人能够寻访到地堡城的遗址,了解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