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薪火相传——国家科技城绵阳从“三线”腹地走向创新前沿
(新华社记者丛峰、江毅、杨迪、呼涛)
2013年6月,遥远的外太空,两个时速2.8万公里的庞然大物,仅靠4只不到4厘米的电连接器插头,顺利实现精确对接。
这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梦幻般的“天神之吻”,世界为之瞩目。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一刻的光荣,中国西南腹地的一座城市和那里的人们,经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前行。
作为上世纪“三线”建设的老军工基地、新世纪唯一的国家科技城,一代代绵阳人、军工人,怀着对国家使命勇于担当、对故乡人民真挚热爱的“家国”情怀,淡泊名利,敢于创新,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军民融合、转型发展之路。
跨越两个世纪 “军民融合”艰难玉成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在群山环抱的中国西部一片荒凉的田野上,一批大型骨干军工企业铲下了第一锹土。
群山密林中,响起了阵阵伐木声和号子声,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100多个国防军工单位陆续迁入。这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家电航母”的长虹、中国空管系统领袖的九洲、“两弹摇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等一个个蜚声国际的科学巨匠。
但是,国防军工单位的高度保密和独立性,使它们身上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掩映在红墙绿叶之中,与绵阳当地社会如同两条平行线,难有交集。
历史的车轮推动着中国驶入改革开放的年代。生活在计划、指令下的军工人,忽然发现世界变了:订单大幅减少、收入急剧下降,到处听到的都是破产、倒闭。在绵阳军工单位最为集中的跃进路上,挤满了从沿海跑过来挖人的企业,每天都有人打包离开。
是守着过去的光荣在历史里沉睡,还是直面现实挑战未来?勇于担当的绵阳人选择了后者。随着长虹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下线,绵阳的国防军工单位正式走上了转型之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同志至今依然记得,在“军转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为了一项技术的民用化,整个部门每人每天都背上了10元钱的债务,连入股的外资都绝望离去。
“宝剑锋自磨砺出”。在咬牙坚持的同时,研究院大胆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一举攻克难关。如今,基于这项技术成立的“利尔化学”已成功上市,成为全球第二大吡啶类原药供应商。
2000年9月,国家宣布启动国家科技城战略,标志着绵阳走上“军民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如今,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型企业已经超过200家,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
“经过13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绵阳科技城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方向。”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说,“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趟出一条新路,实现地方经济与国防科研事业的‘两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