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余屋进士牌坊莞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

    2016-05-13 浏览:

    原标题:余屋进士牌坊 莞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

      ■余屋进士牌坊 本报资料图

      作为岭南人文荟萃地,东莞历来人才辈出,誉满岭南。明清两代,东莞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兴盛,崇文重教之风兴盛,书院、社学(义学)达60余所,各类文化人才不断涌现。有资料显示,单明代东莞就有文进士81名,文举人550名,居广东前列,甚至出现一县一科同榜五进士、一村同榜两进士的盛况,被誉为“岭南人才最盛之处”。

      出生于明嘉靖31年(1552年)的余屋人余士奇,就是明代东莞诸多进士中的一位。高中后,余士奇为官外乡,造福一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表彰余士奇的突出政绩、为官清廉及其父亲余宗旦的教子有方,万历皇帝钦赐在其家乡东莞余屋修建“进士貤恩”牌坊。

      400多年来,牌坊一直屹立在寒溪河畔。是东莞仅存的进士牌坊,也可谓莞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如今,牌坊已成为东莞地区励志勤学、廉洁为官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莞邑弟子,奋发图强,求学报国。

      大器晚成46岁高中进士

      东城余屋社区,寒溪河安然流经此处,一如数百年前。时间回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博学多才、品学兼优的余屋人余士奇曾经由此处北上,赴京赶考,万历二十六年(1598)考中进士,一展雄图壮志。

      说起余士奇,随便问一个余屋村的人,估计都能跟你聊个一壶茶的工夫。余士奇,字才伯,号嵩岳,生于明嘉靖31年(1552年)。余家是耕读人家,父亲余宗旦精通诗书。余士奇自幼聪敏过人,志向远大。在父亲余宗旦的谆谆教诲下,学问日精,文笔一天比一天犀利,远近闻名。

      隆庆四年(1570),余士奇考入学宫为痒生。万历十年(1582)考中举人,到寿州当了儒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任职之际,日夜攻读如故,终于在46岁时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算得上是大器晚成。

      万历皇帝赐建进士牌坊

      “南京知府松高洁, 美誉荣归引翼堂”。余士奇曾任祁门知县、粟水县令、江阴县令等职。为官任上,余士奇公正勤勉,秉公执法,抗旱救灾,减少刑罚,修建学宫,编写县志,接济贫民,深受百姓爱戴。

      为官期间,余士奇数次携母赴任,母亲不想久住祁门,他就命妻子归东莞侍奉,自己寄居衙舍,淡泊一如穷书生。

      万历三十三年(1605),因余士奇考核政绩,得最高等,朝廷转赠其父余宗旦和他一样的官职,其母赠孺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余士奇因政绩显著和治理地方的卓越才能,由户部员外正郎晋升为宁国知府。同年,为表彰余士奇的突出政绩、为官清廉及其父亲余宗旦的教子有方,万历皇帝钦赐在其家乡东莞余屋修建“进士貤恩”牌坊。

      然而,万历四十三年(1615),余士奇常年因公奔波于苏州、池州数百里间,途中中暑病倒,终因不治而溘然长逝,享年64岁。万历四十五年(1617),这位从余屋走出去的才子魂归故里,其灵柩被运回家乡,葬在当今桑园一带。

      昔日的荣耀依旧可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就是余士奇传奇的一生,可谓“声名显赫,千古流芳”。如今,走近余屋进士牌坊,依然能真切感受到余士奇昔日的荣耀。

      牌坊为典型的明代建筑,严格左右对称。正对着村子的一面写着两个遒劲的金色大字“貤恩”,正对寒溪河的那一面则写着“進士”二字。明时,余屋人出行皆走水路,从寒溪河北上广州,此处是必经之地。归乡或者外地来访的人,尚未上岸,远远就能看到两个分外耀眼的字——進士。

      在有限的资料中,余士奇为官后是否归乡已不得而知,但能确定的是余士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离与归都在此处。46岁考中进士后,余士奇坐船离开了余屋北上,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病死他乡两年后,余士奇的棺柩又一次经此归乡,迎接他的有这座高大的牌坊,或许还有特意赶来的乡人。

      斗转星移,公路和铁路运输渐渐取代了水路运输,进士牌坊所处之地成为村人纳凉、游泳的场所。进士牌坊边上有棵树龄超过300年的细叶榕,即使炎热的夏天,站在树下还能感觉到一阵凉爽。

      进士牌坊不远处有一所学校——东城春晖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上学的人想必是幸福的,站在教学楼上即可瞻仰先贤遗风,沾点“文”气,并以此自勉,发奋学习。

      ■延伸阅读

      余屋进士牌坊

      东莞仅存的进士牌坊

      余屋进士牌坊是东莞仅存的进士牌坊,临寒溪河而建,绿榕相拥,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万历皇帝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给余屋人余士奇赐建,至今已逾400年。

      牌坊为12柱三间三楼,占地45平方米,高8米,为典型明代式建筑,楼层间,雕梁画栋。各层顶部,檐芽高翘,各抱地势,形韵传神。整座牌坊,建造得气势连贯,浑然天成。如今看到的牌坊,历经三次重修,新旧参半。旧时木制的承重柱因抵挡不住雨水侵蚀,在临近坍塌时被换成了水泥柱子。牌坊最顶上有两条鱼龙,其中一条为初时所造,形神兼备,如跃牌坊,另一条为复制品,稍逊风骚。横梁处的油漆已经开始剥落,露出里面的红色木材质地,令人唏嘘。牌坊附近有一块石刻,上面讲述了余士奇的生平故事,可因年代久远的缘故,字迹早已模糊不清。(赵水平)



    上一篇:“非遗”见证中国白酒历史

    下一篇:丝路文明: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开元寺


    相关阅读

    • 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2家2025-04-18
    • 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2025-01-02
    • 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三2024-12-06
    • 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11-19
    • 朗玛信息第七次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2024-10-21
    • 冯保卫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冯军院长及执行局丁毅局长的一封实名公开反映信2024-09-01
    • 政策支持加码 引导外资企业“链”上布局2024-06-05
    • 打破西方封锁!这家中国企业,牛!2024-05-24
    • 钛媒体实地调研:中国企业“出海”越南之路2024-03-12
    • 57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快报亮相2024-03-06

  • 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2家
  • 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三
  • 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朗玛信息第七次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
  • 冯保卫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冯军院长及执行局丁毅局长的一封实名公开反映信
  • 政策支持加码 引导外资企业“链”上布局
  • 打破西方封锁!这家中国企业,牛!
  • 钛媒体实地调研:中国企业“出海”越南之路
  • 57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快报亮相


  • 西充11座惜字库塔 重教崇文的历史见证
  • 2015-08-20辽宁抗战往事 第9集 沈阳“九君子”
  • 《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11日起公布
  • 调查组就瑞航111号飞机起火原因展开调查
  • 2015-05-13大视野 滚滚红轮——50年代工业记忆(三
  • 海南大洪水曾夺去一农场的20余广东知青性命
  • 抗日杀奸团领导人曾澈李如鹏被日军抓捕
  • 2015-05-30皇牌大放送 咫尺出海口——东北边陲防川
  • 日本导演拍摄慰安妇主题纪录片遭遇上映难
  • 刘索拉被送江西干校 课程均为学习科学种田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