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余屋进士牌坊 莞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
■余屋进士牌坊 本报资料图
作为岭南人文荟萃地,东莞历来人才辈出,誉满岭南。明清两代,东莞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兴盛,崇文重教之风兴盛,书院、社学(义学)达60余所,各类文化人才不断涌现。有资料显示,单明代东莞就有文进士81名,文举人550名,居广东前列,甚至出现一县一科同榜五进士、一村同榜两进士的盛况,被誉为“岭南人才最盛之处”。
出生于明嘉靖31年(1552年)的余屋人余士奇,就是明代东莞诸多进士中的一位。高中后,余士奇为官外乡,造福一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表彰余士奇的突出政绩、为官清廉及其父亲余宗旦的教子有方,万历皇帝钦赐在其家乡东莞余屋修建“进士貤恩”牌坊。
400多年来,牌坊一直屹立在寒溪河畔。是东莞仅存的进士牌坊,也可谓莞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如今,牌坊已成为东莞地区励志勤学、廉洁为官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莞邑弟子,奋发图强,求学报国。
大器晚成46岁高中进士
东城余屋社区,寒溪河安然流经此处,一如数百年前。时间回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博学多才、品学兼优的余屋人余士奇曾经由此处北上,赴京赶考,万历二十六年(1598)考中进士,一展雄图壮志。
说起余士奇,随便问一个余屋村的人,估计都能跟你聊个一壶茶的工夫。余士奇,字才伯,号嵩岳,生于明嘉靖31年(1552年)。余家是耕读人家,父亲余宗旦精通诗书。余士奇自幼聪敏过人,志向远大。在父亲余宗旦的谆谆教诲下,学问日精,文笔一天比一天犀利,远近闻名。
隆庆四年(1570),余士奇考入学宫为痒生。万历十年(1582)考中举人,到寿州当了儒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任职之际,日夜攻读如故,终于在46岁时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算得上是大器晚成。
万历皇帝赐建进士牌坊
“南京知府松高洁, 美誉荣归引翼堂”。余士奇曾任祁门知县、粟水县令、江阴县令等职。为官任上,余士奇公正勤勉,秉公执法,抗旱救灾,减少刑罚,修建学宫,编写县志,接济贫民,深受百姓爱戴。
为官期间,余士奇数次携母赴任,母亲不想久住祁门,他就命妻子归东莞侍奉,自己寄居衙舍,淡泊一如穷书生。
万历三十三年(1605),因余士奇考核政绩,得最高等,朝廷转赠其父余宗旦和他一样的官职,其母赠孺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余士奇因政绩显著和治理地方的卓越才能,由户部员外正郎晋升为宁国知府。同年,为表彰余士奇的突出政绩、为官清廉及其父亲余宗旦的教子有方,万历皇帝钦赐在其家乡东莞余屋修建“进士貤恩”牌坊。
然而,万历四十三年(1615),余士奇常年因公奔波于苏州、池州数百里间,途中中暑病倒,终因不治而溘然长逝,享年64岁。万历四十五年(1617),这位从余屋走出去的才子魂归故里,其灵柩被运回家乡,葬在当今桑园一带。
昔日的荣耀依旧可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就是余士奇传奇的一生,可谓“声名显赫,千古流芳”。如今,走近余屋进士牌坊,依然能真切感受到余士奇昔日的荣耀。
牌坊为典型的明代建筑,严格左右对称。正对着村子的一面写着两个遒劲的金色大字“貤恩”,正对寒溪河的那一面则写着“進士”二字。明时,余屋人出行皆走水路,从寒溪河北上广州,此处是必经之地。归乡或者外地来访的人,尚未上岸,远远就能看到两个分外耀眼的字——進士。
在有限的资料中,余士奇为官后是否归乡已不得而知,但能确定的是余士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离与归都在此处。46岁考中进士后,余士奇坐船离开了余屋北上,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病死他乡两年后,余士奇的棺柩又一次经此归乡,迎接他的有这座高大的牌坊,或许还有特意赶来的乡人。
斗转星移,公路和铁路运输渐渐取代了水路运输,进士牌坊所处之地成为村人纳凉、游泳的场所。进士牌坊边上有棵树龄超过300年的细叶榕,即使炎热的夏天,站在树下还能感觉到一阵凉爽。
进士牌坊不远处有一所学校——东城春晖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上学的人想必是幸福的,站在教学楼上即可瞻仰先贤遗风,沾点“文”气,并以此自勉,发奋学习。
■延伸阅读
余屋进士牌坊
东莞仅存的进士牌坊
余屋进士牌坊是东莞仅存的进士牌坊,临寒溪河而建,绿榕相拥,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万历皇帝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给余屋人余士奇赐建,至今已逾400年。
牌坊为12柱三间三楼,占地45平方米,高8米,为典型明代式建筑,楼层间,雕梁画栋。各层顶部,檐芽高翘,各抱地势,形韵传神。整座牌坊,建造得气势连贯,浑然天成。如今看到的牌坊,历经三次重修,新旧参半。旧时木制的承重柱因抵挡不住雨水侵蚀,在临近坍塌时被换成了水泥柱子。牌坊最顶上有两条鱼龙,其中一条为初时所造,形神兼备,如跃牌坊,另一条为复制品,稍逊风骚。横梁处的油漆已经开始剥落,露出里面的红色木材质地,令人唏嘘。牌坊附近有一块石刻,上面讲述了余士奇的生平故事,可因年代久远的缘故,字迹早已模糊不清。(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