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开封作为拥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八朝古都,境内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所承载的文化厚重精深。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旅游局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我市杞县葛岗镇古空桑村、通许县冯庄乡杨庄村、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通许县长智镇后七步村、通许县孙营乡南李佐村、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村、尉氏县洧川镇南街村9个村落入选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杞县葛岗镇古空桑村
厨圣故里美名扬
古空桑村位于杞县葛岗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现有人口3200人,耕地面积3700亩。该村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商朝名相伊尹的出生地。
古空桑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140余幢,集中连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民居房屋精雕细刻,深具传统建筑风格,气度恢弘,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古藤老树,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村中古建筑群不仅拥有优美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别致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和谐相融,是豫东古村落中的杰出代表。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八家四圣”的人,深受后人敬仰。目前,古空桑村内有伊尹塑像、伊尹牌坊、伊尹出生时的古空桑树、伊尹墓、伊尹母亲用的古石臼、汉左中郎将娄王墓等遗迹。北宋大中祥符七年春农历正月二十九,宋真宗皇帝曾亲到空桑伊尹庙祭拜,并赐御碑褒德。
由于伊尹被奉为厨师的始祖,作为伊尹出生地和安葬地的古空桑村,也被厨师视为心中的“圣地”,2012年10月21日,中国第22届厨师节拜祖大典仪式在该村伊尹广场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的厨师代表和伊氏代表共300多人参加。
在古空桑村及周边地区,伊尹传说广为流传,在该村就有代表性传承人40多位。
通许县冯庄乡杨庄村
传统民居风貌淳朴
杨庄村形成于清代,东临省道218线,西临唐水河,南临日南高速公路,北接冯庄乡政府,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民风淳朴,风光优美。占地580亩的村庄内,散落着80余户风貌淳朴的上世纪60年代传统建筑,总建筑面积5800多平方米,其中以田氏民居最具代表性,这些民居大部分保存完整,可正常居住,其造型淳朴大方,房屋上的砖雕、刻花形象生动,透露着豫东人质朴生活中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杨庄村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40%,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村庄正逐步拆除老化的传统建筑,楼房越建越多,像杨庄村这样大面积保存传统建筑的村庄已经很少了。
杨庄人历来重视礼俗,尤其注重丧葬礼俗,不管死者生前贫富,其去世时,家属都会请人扎社火慰藉亡灵。杨庄村扎社火技艺传承人孙祖兴所扎有社火灵楼、牌位、房子、四合院、纸人、摇钱树、聚宝盆、花轿、汽车、大马、仙鹤等20余种。
杨庄村目前拥有居民1180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内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目前,该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8%,道路硬化率达85%,村内主干道两侧修建了简易下水道,村东沿大街路段设置了垃圾收集箱,所收集垃圾可运往冯庄乡垃圾中转站。
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
岳飞后裔集聚地
岳寨村位于通许县城东6公里处,目前拥有居民1700余人。1142年,岳飞被陷害后,其四子岳震带领家室老小逃难于此,并在此地筑寨成村,名为岳寨。
岳寨村东头有岳飞庙,始建于宋代,历经沧桑,延续至今,并于2009年重新进行扩建整修,目前该庙占地10余亩,有假山喷泉,有凉亭石廊,有花木点缀。石廊上盛开的凌霄花如火焰一般绽放,岳飞的塑像高大威武,让来往行人肃然起敬。农历二月十五是岳飞的生日,此时,岳寨村每年都要举办为期3天的祭祖庙会。
岳寨村西南建有于氏祠堂,该祠堂始建于元代,目前祠堂内有于谦等10余人的塑像。祠堂前古树参天,有千年古柏、黄蜡树等名贵树种。
近年,岳寨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全村早熟苹果树种植面积已达2400亩。位于村东北1公里处的岳家湖公园,波光粼粼,风景秀美,是休闲、旅游、划船、垂钓、观赏的好去处。村庄内道路全部硬化,供排水、垃圾收集点、公厕等设施齐全,路两旁照明设施覆盖全村。岳寨村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荣誉奖数十项。
通许县长智镇后七步村
建安才子引发千年咏叹
后七步村位于通许县城东12公里处,拥有居民3700多人,村内环境优美,水泥路面遍布全村大街小巷。该村因三国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植的陵墓在此而远近闻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流传千年,被视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这首著名的《七步诗》就创作于后七步村,该村也因此命名。
曹植墓位于后七步村中的曹植陵园内,墓地保存完好,墓前立有石碑,上书“魏陈思王曹植之墓”,左右立有数通石碑。院内建一碑亭,石碑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上面字迹尚存,记述着曹植的生平,碑的规格很高,碑侧刻有龙纹,下有龟趺。
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汴京时,曾慕名来到该村,重走曹植的“七步成诗”路。明代以来,在方圆村寨中,后七步村秀才历代都是最多的。私塾的学子们每年清明都要祭拜子建,为古坟填新土。天长日久,曹植墓也越来越大,状若土丘。后七步村的学子们每逢乡试、科举也要祭拜子建,求其护佑能金榜题名。古时候,在咸平(现改名为通许县)做官的也都会到此祭拜子建,寻古探幽,抒发性情。2000年,曹植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七步村内目前还保存有清代古民居一处。
通许县孙营乡南李佐村
雹神庙会传承久远
南李佐村位于通许县孙营乡西部,东距通许县城12.5公里,北距朱仙镇12.5公里,西距尉氏12.5公里,是三县交界地,俗有“鸡叫听三县”之说。2000年以前,南李佐村叫瓦屋村,在现在的南李佐村东南角0.5公里处。公元前206年,在大梁(今开封)做州官的李左车,看到官场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抱病出走,躬耕课徒,终老于此。
新中国成立前的南李佐村有“水陆码头”之称,村北是涡河,河宽六七十米,深3米多,群众坐船南来北往做生意,该村成为重要渡口。南李佐村四周建有寨墙,并建有四门四宝堡,寨外修有护城河。村内的李左车墓为通许县文物保护单位,墓冢为一圆形土丘,墓高5米,墓区面积约400平方米,墓前有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通许县知事李守弼重立碑刻。
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光武帝刘秀因感梦被李左车救驾,命人在李左车墓西建铁瓦庙3间,祀李左车,不久又建开国寺一座。北宋初年,又在开国寺增建雹神庙(又名陪昌庙),加封李左车为主管冰雹的神。该庙香火极为兴隆。从北宋至今,该庙经过多次修葺,并逐步形成了人气旺盛的庙会。雹神庙会传承至今,三县百姓,善男信女、商家官员都来赶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
木版年画蜚声世界
朱仙镇始建于战国时期,原名聚仙镇,后因成为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朱仙镇。估衣街村位于朱仙镇镇中腹地,选址以岳庙、关帝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东边以运粮河以西为界,向西、向北延伸。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岳庙大街、运粮河西岸等地,村落历史风貌保存较好。传统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历史、地域特色。
该村是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驰名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具有浓厚的民间根基,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曾被日本、法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誉为中国的国宝,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社会价值,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
目前估衣街村从事木版年画产业的有570多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一级民间艺术家”1人,有国家级美术大师2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5人、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5人、省民协会员25人。目前该村现存古版210套1200块,其中,明代版两块(国家二级文物)、清代版23块、民国版28块(国家三级文物)。
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
清真美食远近闻名
西街村位于朱仙镇东南一隅,是传统的回族聚居地。该村以清真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村落历史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文脉清晰,主要以清真饮食文化、伊斯兰文化等为主。该村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延续,形成了一纵三横的“丰”字形村镇框架,京货街、铜坊街、西大街、老虎洞街、衙门街等历史街区基本保留着传统的历史格局和风貌,各种历史环境要素分布较广。该村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和古民居23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为主,具有浓郁的历史、地域特色和伊斯兰文化底蕴。
西街村的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起源与伊斯兰教传入朱仙镇同步,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该村的清真“十大碗”远近闻名。“十大碗”系穆斯林传统的民间宴客形式,指的是十种装在大碗里的炖菜,讲究料厚物重、味纯汤清、用料广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荤,多采用炖、煮、烩、炸、烧、蒸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十大碗”选料精良、调料独到、汤精肉烂、味美汤鲜、色鲜气香,强调口感和质感的结合,俭约而不失精到,豁朗而不失考究。
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村
夏朝国都历史悠久
国都里村位于祥符区杜良乡境内,距开封市23公里,交通便利,南距310国道1公里,北距黄河大堤3公里。全村有114户629人,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840亩。该村依圈章河以南而建,县道招刘公路从村中穿过,该村养殖业发展较好,现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6座。
国都里村始建于夏代,大约建于公元前2070年,距今4000多年的历史。1998年,文物工作者在国都里村进行考古勘探时,在据地表深约11米处发现了一处夏代文化堆积层和大量夏、商时期文化特征的陶瓷碎片,此次发现再次证明了夏代老丘城遗址的位置,为研究老丘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线索,为开封跻身八大古都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国都里村比周围地势高,据说过去黄河泛滥时,周围居民都到这个村子避水,相传“国都里”的地名就是根据夏人建都老丘而流传下来的。国都里村由于历史年代较久,传统建筑遭到了破坏,数量正在日益减少。该村现存的部分古建筑以清代为主。老丘由于距今年代过于久远,人们只能从考古发掘的遗址中去窥测当年它的繁盛。
尉氏县洧川镇南街村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南街村位于尉氏县洧川镇镇区,地理位置优越,最早形成于元代,是洧水河(今称双洎河)岸边因水运码头而形成的村落。明代时期,村里多数村民以生产豆腐、牛羊肉为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整个村落由此按从业不同分为“四铺”,形成了“头铺开店、二铺卖饭、三铺化铁、四铺家园”的格局。
南街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村落紧濒洧水河,处于旧时洧川县城水运的重要通道上,是南北商贾云集的地方,村内名胜古迹荟萃。始建于明朝的洧川古城现存大南门,东西宽7米,进深13.5米,高10米,建筑古朴,雄浑壮观。此外还有雕刻于明代的石狮,始建于明代的祖师庙、土地庙、火神庙等。村内还保存有明代精舍遗址、民国官吏故居遗址等,位于村子中部的李家大院、周家大院、张家大院等古民居,都是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乡土建筑四合院。
南街村的洧川豆腐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香牛肉、锅盔馍是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村的烧鸡、五香兔肉、卷子馍、豆沫、拢单豆腐、芝麻烧饼等地方名吃在当地久负盛名。此外,村中还有凉粉制作、蒸花馍、家具制作、纸箔制作等古老的非物质文化技艺项目,在周边地区具有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