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台亲密交往历史见证——官路乡真君庙
2015-12-29 16:48:19 华夏经纬网
林俊聪
位于粤东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官路管理区(离镇政府所在地东北约三公里)的真君庙,奉祀“济世利人,两岸同钦”的北宋名医吴夲(上大下十,读“滔”,979—1036)。相传创自清初,缘于两岸交往的一段深情,今已重修开放,香火颇旺。
古时,官路是潮州知府乘船来往庵埠所设分府岸上必经之途而得名。明朝时,由福建龙江“曲江世家”张氏来此创乡(第一世张德翁,1997年全乡1500人,张氏占8成)。从明朝至民国,乡民多以捕捞鱼苗然后载往台湾出售为生。每年4至6月,乡民就近在韩江边捞捕龙箭、松、草、鲤__等鱼苗(卵刚生目),养至约1寸长,即在农历8月,从乡的口岸驾船启航,载着养在水桶里或养在水舱里的鱼苗,直奔台湾,售后返航。清初有一次,张氏诸人,又驾船载鱼苗至台,恰逢有人病倒,便按照台湾民俗,到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从同安县真君庙内所请“保生大帝”香火而创建的真君庙,“求医乞方”,祈祷复康,许愿回乡造庙。果然病者不久康复,他们便守诺言,请香火登船,回到官路,于岸边设神位,雕神像,建庙以祀,供来往两岸者拜谒,祈祷祛病消灾。另一说法,是明嘉靖年间,村中五房祖张直,常驾船于潮州与台湾、嘉应之间贸易,从台移真君(青礁乡人颜思齐创庙)香火来官路,先寄神位于北门下宫内,后才专门建此庙。上述两种说法,虽年代不同,但从台湾传入之事相同,潮汕与台湾亲密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该庙历经沧桑,在“文革”浩劫中幸未遭毁,在改革开放中已重新开放,且原有挡于庙前房屋已被拆迁,使庙前场地开阔,便于民众进庙活动。庙建筑面积约为30平方米,坐西向东,遥望台湾。门匾刻着:“民国庚申年(1920)葭月重修,真君庙,张震合喜敬”。神龛内,仅摆着一尊0.4米的真君爷右手执扇坐像。龛顶匾额刻着“保佑群生”,木刻对联:“保境安民大祀不忒,生财赐福帝泽绵长”,它以“保生”为冠首,联含“保生大帝”四字。龛前案床上,又摆一与龛内神像同样规模的真君右手执笏坐像,右侧摆山神照爷、太子两神站像,左侧摆仙师爷站像、李元帅爷的虎像。案前又放着大桌,正中摆着高0.42米、宽0.3米,由张合诚喜敬的“真君爷”铝制香炉。其前面又摆着各写有“保生大帝”、“龙尾公”、“龙尾夫人”、“协天大帝”、“天恩公母”、“仙师爷”、“李元帅”、“太子爷”众多香炉。庙内悬挂两支大灯笼,各写有“保生大帝”。
【 发表感言 】 【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