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文化视点)创意设计让文物活起来

    2016-04-20 浏览:

    当前位置: 中国社会 >> 中国社会教育

    (文化视点)创意设计让文物“活起来”

    2016年01月20日 07:36:58 作者:姜潇 尚昊 来源:新华社 【 字号 】 【 打印 】 【 关闭 】

    福如意行李吊牌,大盂鼎餐垫,四羊方尊硅胶U盘,琉璃玉凤项链……在有着“中华文明祠堂和祖庙”之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款款文化创意产品成为了公众的“新宠”。

        在日前公布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首批入选名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十家单位入选。

        如果将时间回溯五六年,人们在国博里能看到的文创产品还只是简单的复制书画、瓷器、铜器等,而今,一款款制作精良、雅俗共赏的文创产品却将“创”字发挥到极致,文物卸去时间的尘埃和神秘的面纱,在公众的生活、审美和需求中搭建起一座文化的桥梁。

        开发馆藏文物140余件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1600余款,涵盖贵金属、玉石、瓷器、书画等数十个门类——这是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专业设计团队所取得的成就。

        数字虽无言,背后却记录着文创产品研发推广的不易:由二三十位年轻人组成的设计团队,每天驻足于文物前、埋首于史料中,从文物的器型造型和纹饰图案中获取蛛丝马迹,寻找灵感,提出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设计文案。设计文案再经专家团队审核、筛选,只有不到三成的方案最终可以转化为实物产品,走进公众视野。

        以仰韶文化陶鹰鼎为原型设计的香炉,以商週三联甗为原型设计的调味罐,以东汉陶船为原型设计的茶具……谈起这些文创产品,中国国家博物馆分管文创开发工作的李六三副馆长如数家珍:“最大限度尊重文物,又兼具实用价值,这是我们设计的原则。”

        2015年,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量达27万件,厚重的文化转化为轻鬆时尚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不再“正襟危坐”“高居庙堂”,而是变得轻盈生动,进入寻常百姓家。

        “让文物活起来”激活了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文创产品无疑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和具体的注脚。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能够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可以让观众们“把国宝文明带回家”,而且“在使用中了解国宝”。

        2015年3月,中国博物馆行业首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性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

        在这一条例的鼓励下,依託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博物馆的“文创生意”在中国掀起一股风潮:恭王府的“福”文化系列产品受到年轻人热捧,年经营收入已经突破7000万元;“朝珠耳机”“皇帝折扇”“花翎伞”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走红网路,人们戏言600岁高龄的紫禁城也可以如此之“萌”;湖南省博物馆自主开发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依据,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功能原理等方面参照了出土文物中的医简、帛书、帛画等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研发而成……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被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于依赖输血的博物馆体系而言,通过挖掘文物内涵增加自身造血能力也是“钱”景无限,而将文创产品上升到产业层面,更是一条充满探索的新路。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现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对接。”李六三说,“从产业角度开发,用市场机制运作逐渐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

        日前,国博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以更为亲民的方式与公众互动,“青铜的味道”“说唱迎春”“你好·上古”等系列活动在为公众献上一场场网路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一部分直呼“停不下来”的“剁手党”的关注。

        在此之前,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展示范围仅限于不足800平米的馆内柜檯,开馆四年多以来,实现产值22亿元。搭乘互联网平台的快车,以亿万网民为直接目标受众,文创产业的前景可观。

        2016年初,国博在全国博物馆业率先打造“中国文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计划将馆藏可授权文物的设计版权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确权和授权,吸引设计师和投资人。“使文物在文创产业市场中找到应有位置,通过文创产品最大化地传递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李六三说。(完)

    相关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发表评论,现在 登录或注册



    上一篇:京剧《霸王别姬》精彩上演

    下一篇:(文化视点)特效制作助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文化视点)《功夫熊猫3》背后的“功夫”高手是谁?
  • 元氏姬村镇范家庄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
  • 亚琛大教堂建筑项目困难重重 梅斯感压力大
  • 2015-11-25这里是北京 令人“叫绝”的拍卖
  • 世界遗产大会将举行 中国申报“土司遗产”
  • 文化节赛宝鉴宝受关注
  • 《水龙头》——黄灿然
  • 纪录片《百年巨匠》话剧篇9日在京开机拍摄
  • 文化视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因何走红
  • “铁三角”又走一个 黄菡将退出《非诚》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