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游客在赤水丹霞地貌景区游览。当日贵州省赤水市举行建市20周年暨中国丹霞·赤水自然遗产申报成功系列庆祝活动。今年8月2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赤水与湖南崀山等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新华网上海11月14日电(记者吴霞、许晓青、罗争光) 被誉为“博物馆奥林匹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12日在上海落下帷幕。中国境内丰沛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国内如火如荼的“申遗热”,成为6天会期内中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据了解,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遵循公约的宗旨和要求,在公约确定的保护管理框架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已拥有40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的45项和西班牙的42项,稳居世界第三位。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阿玛尔·加拉说:“如果我们回望历史,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如此丰富。中国在保护和传承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国际博协大会上说:“整个‘申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宣传过程,是增强民众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过程。事实上,通过‘申遗’,我国很多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的、有效的保护。”
不过,宋新潮同时也指出,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必需注意到,一些文化遗产“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
在国际博协大会上,中外文博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申遗”项目有爆发式增长,其背后隐藏着个别项目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有专家指出,借助“申遗”进行的一些所谓概念炒作,实质被当成了地方经济的“摇钱树”。以至于“申遗”成功后,反而可能因为过度开发、轻视管理等,不利于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