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文化视点:外国作家在上海体验真实中国

    2016-04-22 浏览:

    新华网上海11月22日电(记者 许晓青 张云龙)“去年11月的一天,我躺在悉尼邦代海滩享受阳光时,一个电话通知我,去中国上海的创作计划申请获准了。我顿时觉得,自己就要前往 世界的中心 了,好有诗意啊!”

    端坐在上海市中心一家小咖啡馆里,40岁出头的澳大利亚知名女作家和音乐人琳达·尼尔向记者这样讲述起来上海驻点创作的心路。

    “我不是说,悉尼就不重要,或者欧洲就不重要,而是说,中国正在发生的改变,很值得去看。”琳达解释说。

    上海是一座开埠160多年的城市,一直被视为融合东西的文化地标。美国作家墨菲曾写道:“假如你想了解中国,那么你必须先了解上海,因为上海是打开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目前,有超过15万外籍人士常住上海工作、生活。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与西方文学界的一个连接点。

    2008年起,上海率先尝试一项写作计划,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驻点上海进行创作活动。已有来自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22名作家驻沪创作。相应的,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的大学或文学机构也邀请上海作家前往驻点创作。

    据上海市作协有关项目负责人介绍,在约两个月驻点创作期间,这些外国青年作家并不一定要限时完成目的性很强的主题创作,而是以“实地体验和感受”为主。他们在上海的收获,可能会体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作中。

    琳达最近一年来正在用心搜集世界各地的情歌,2009年起她在澳大利亚ABC国家电台开设了名为“我的情歌之年”的节目。而今年10月至12月她驻在沪驻点期间,写作计划就名为“情歌在中国”。

    “第一个走进我作品的中国普通人,是上海中山公园门口的卖花女子。我用手比划着价格,从她那里买康乃馨、百合等,不久我学会了最简单的几个汉语词组, 15 20 25 ,这都是花的价钱。”琳达说。

    琳达准备把这名在她住处附近卖花的女子写进短篇小说。“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从她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上海的活力。”“活力”和“动感”是琳达喜欢用来形容上海的词。

    在上海的日子里,琳达与当地一名活跃在文坛和演艺界的女士接触颇多,她到对方家中做客,一起谈天说地、欣赏音乐,甚至还学会了上海方言“谢谢侬”。上海之外,琳达此行还去了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她说:“我愿意和每个中国人接触。”

    上个月,琳达与来自墨西哥、印度的另外两位青年作家与中国小说家王安忆在上海进行了一场有关“东西方未来”的对话。从老子的和谐观到唐诗宋词,从青海“花儿”到上海的先锋音乐创作。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通过上海观察中国,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琳达此前接触过中国音乐和诗词。来到中国后,她发现自己对中国文学更着迷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广博深厚,今天要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作家和诗人的感受,翻译很重要。”琳达说。

    “当代的作品,比如上海作家赵丽宏的诗,我觉得很打动人心,也有历史的深度。”她期待,通过好的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能更好地被世界各地读者分享。

    今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一项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文件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

    琳达说,在中国这段时间,她注意到了政府增加文化软实力的努力。她将此解读为中国在经历经济高速发展后的一种深思。

    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对媒体表示,遍及五大洲的外国青年作家乐于“登门”创作,其实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独特方式。

    “让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学现状很重要,这样的写作计划可以构筑起一条中国文学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王安忆说。

    琳达告诉记者,她12月中旬离开上海,明年计划在法国巴黎呆7个月,创作“情歌在巴黎”。她期待通过这样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的驻点,把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音乐脉络连接起来,“就像一条情歌的 丝绸之路 ”。

    (本文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两会文化视点] 委员热议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下一篇:我市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升温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2015-11-14这里是北京 钞票那些事儿
  • 张献民:八十年代留法 波兰斯基讲分镜头
  • 热贡保留原始血祭仪式 活佛选定六月会法师
  • 2015-06-09这里是北京 美食进京路——四川的味道
  • 2015-07-09这里是北京 京津冀三地国宝进北京
  • 拉合尔居民生活依然朴素 少被现代化所侵袭
  • 麦家:在圣保罗找到文昌书局像见到久违老友
  • 大英博物馆藏品达800万件 承担文化交流职责
  • 文化视点:新媒体给文学带来了什么?
  • “中加文化交流年”在温哥华揭幕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