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评汉字拼写节目:莫让追求文化成一时热

    2016-04-22 浏览:

    评汉字拼写节目:莫让追求文化成一时热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谢阗地  选稿:王斌  2013年8月19日 09:26

      目前,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这两档汉字拼写类节目的热播,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各级文化机构的肯定。其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月2日首播后,百度搜索量达42万多条,当天该节目的百度指数达到5850,而8月9日第二期更加火爆,百度指数冲上13657。许多观众观看节目后反映“扣人心弦”,“太吸引人了”。在大家习惯于键盘输入、提笔忘字、书写文化没落的时代,这两档电视节目受捧的背后原因也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看来,这样的节目把小学里“汉字听写的小测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汉字听写盛会”,为普通大众使用汉字提供了一个正字、正音的大平台,具有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双重意义。程荣同时也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之一。

      但河南卫视《汉字英雄》节目制片人兼主持人马东却公开对媒体表达了另一种思路:“很多人问我是不是有文化追求之类的。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文字趣味性节目。”

      在歌舞选秀类节目再次大行其道的当下,汉字拼写类节目的文化美感确实独具一格。但从本质上而言,汉字拼写类节目和其他的真人秀并没有太多区别:电视节目选手按照考官的要求听写、竞技比赛、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同样是以节目形式和选手的故事来吸引观众。只能说,在基本的电视娱乐之外,这样一档节目唤起了观众对于文字书写的怀旧感——但也仅仅局限于情感层面。

      操刀《汉字英雄》的马东,此前曾推出过《文化访谈录》、《文化视点》等多档文化栏目。相对于此前思辨性较强的谈话类节目及深度新闻节目而言,《汉字英雄》这样的真人秀,原本的出发点就是更加强调娱乐性和互动性的。将其视为文化节目的标杆,实在是有张冠李戴之意。

      如其他的真人秀节目一样,语言文字拼写类节目,也是借鉴于国外的节目形式。在美国有多档语言拼写节目,其中有一档面向16岁以下中小学生的《Spelling bee》节目甚至已经有了中国赛区——当然,他们在中国举办的赛事也是拼写英文单词。

      虽然出处并不出奇,但这个思路确实为国内的电视节目创新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在歌舞类真人秀节目和冒险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已经相对较多的局面下,观众们在满足了娱乐需求后有着更多的学习需求和文化审美主张。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这样的文化真人秀节目,正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率先迎合了这样的需求,得到了观众的热捧。

      可以预见,在得到观众和主管机构双重肯定的情况下,更多的文化节目可能会成为未来电视真人秀的一个趋势。但是就此认为文化节目成为新的逆袭者,还为时尚早。

      相对于歌舞类选秀节目,语言文化节目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商业化的可能性。成功的歌舞类选秀节目不仅以收视率保障广告收入,本身输出的内容还可以包装为大众娱乐产品。而长期持续的娱乐话题也是诸多商业运作者所看重的。而文化类节目,本身倡导的价值观就是个人积累自身的内涵修养。这种“内化”使得像汉字拼写这样的文化节目,失去了许多可展示、分享、交互的环节与资源。所以当文化类节目发展起来,与歌舞娱乐类节目正面碰撞争夺观众的注意力和媒体资源时,其商业价值上的天然短板可能局限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马东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但他认为制胜之道在于“差异化”:“现在有十几档节目都是唱歌,在家里换台时碰到汉字类也许会停下来。”这是对于一档节目而言。当这个问题延伸到整个文化类节目的宏观层面时,需要文化人做的工作还有许多。

      有网友在自己博客上评论这两档汉字拼写类节目时,提出“提高汉字拼写和书法在义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才是改变‘提笔忘字’现象、保护汉语文字文化的关键”。的确,如果能把寓教于乐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与成型的学校教学体系、庞大的文化教育市场结合,其产生的影响力和文化正能量绝不是现在的“热门话题”所能相提并论的。

      借鉴娱乐节目的形式和手法发展文化类节目,其文化意义和商业价值都值得赞美和肯定。但要从这样的节目出发,推动全民对文化修养的重视并培养文化消费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节目为这种新形式的文化事业开了一个好头,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这种唤醒国民文化追求的现象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趁热打铁、深耕细作,借势推动大众对包括语言文化在内的各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才是长久之道。那时,包括汉字拼写类节目在内的新型文化节目才称得上是“文化逆袭者”。(谢阗地)



    上一篇:文化艺术,至关重要,大厂县,大发展,新时期

    下一篇:央视《文化视点》瘦西湖拍摄 聚焦扬州端午文化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文化视点:让赣剧传承从“寒冬”走向“新生”
  • [文化视点]《暗算》:茅盾文学奖"异数"中的新流变
  • 建筑师眼里的台湾:每个巷弄都跨了400年历史
  • 刘媛媛做客《文化视点》 现场客串神秘教唱导师
  • 文洁若:“内山”二字浓缩一代人的情怀
  • 2015-09-12文化大观园 回望民国教育
  • 孙春兰:加强佛教文化传承 弘扬其价值理念
  • 美国得州近年来大规模枪击案频发 引人担忧
  • 莫言获诺贝尔奖 旧居院子里萝卜被游客拔光
  • 文化视点:陇右大地翰墨香——对甘肃书法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