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周宁、金小茜)记者28日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抢救性保护”发布会上获悉,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刻有1007只手臂的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目前仅37只手完好,亟待整容。为此,有关部门根据前期勘察、研究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将于明年对“千手观音”进行整体修复。专门用于保护该文化遗产的“千手基金”也于同日成立。
“千手观音”病害严重 上次“手术”还是乾隆年间
“千手观音”是位于重庆宝顶山大佛湾南崖的一尊造像,龛高7.7米,宽12.5米,面积88平方米,每只手掌中还有一只眼睛,手执各种法器,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观音”。其最近一次接受贴金“整容手术”是在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50多年。
据大足石刻博物馆负责人介绍,由于“千手观音”在野外崖壁上,造像800多年裸露于崖面,历经风吹、日晒、雨淋、冷暖交替等自然因素的作用,目前已进入高速风化期,很多造像表面出现层状剥落、粉末状剥落、空鼓、龟裂、起壳等现象,使造像产生渗水、细部风化、造像岩体断裂、垮落破坏及金箔变色起壳剥落等病害,情况十分危急。
据记者了解,2008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组织国内外十多家科研单位的一流文物保护专家开展勘察研究和抢救性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修复37只手,整体修复有望于明年正式实施。
成立“千手基金”抢救文化遗产
重庆市大足县县长周波介绍说,“千手观音”曾确定采取治理基岩裂隙水、防治冷凝水、清洁造像表面、对风化岩体进行加固等方法减少外界环境的侵害,然后在其表面进行贴金。但是,专家们在随后的会诊中发现,该方案涉及地质、气候、工艺等,难度太大,最终该方案被否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专家们对其局部进行修复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采用特殊材料粘贴起层的金箔,然后对修复部位进行加压;二是用刷子等将残存金箔、灰尘等刷去,直接在上面粘贴金箔。
由于“千手观音”保护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历史欠账多、所需保护经费数额较大,专门用于保护该文化遗产的“千手基金”28日正式启动,发动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千手观音”的抢救性保护工程。
“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民族瑰宝。保护它们,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拯救它们,就是在拯救我们的精神家园!”周波说,历经千年的千手观音像,现在却犹如一个有着多病之躯的老人,正进入垂危之际,如不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导演高希希等现场认捐
刚刚从台湾出差回来的影视导演高希希携演员于和伟等人参加了28日的“千手基金”启动仪式,他们在现场捐出10万元用于“千手观音”的修葺工作。
谈到对“千手观音”的了解,高希希说:“我在拍摄电视剧《纸醉金迷》时,第一次在重庆看到 千手观音 ,被深深震撼。之后,我又连续看过多次,真是太值得了!”
当听说“千手基金”成立时,高希希十分激动,就像圆了自己多年的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他表示,将发动自己的同仁一起参与,“信仰始终是一种付出,作为艺术工作者,现在应该做的是回馈社会,这是力所能及、责无旁贷的。”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