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文化视点:“偷票房”惊曝贺岁档拷问电影票房监管

    2016-04-22 浏览:

    《赵氏孤儿》剧照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周宁)就在人们高喊“中国今年电影票房必破100亿元大关”的口号时,中国的电影票房又出事儿了:与“《唐山大地震》投资方自卖自夸”和“《阿童木》制片方注水造假”不同,这次是院线方赤裸裸地“偷”:有媒体惊曝,一些影院为获取更大的分成比例,不惜用“出错票”的作弊手段,让观众拿着《赵氏孤儿》的票入场看《大笑江湖》。

        失控的“票房情结”就像毒瘤,正一步步侵蚀着从投资到制片再到院线的电影生产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只要有票房,招数可劲使”的思维让“票房风波”不断,以致人们沉浸在一串串不断飚高的票房数字时,却很难看清“票房迷雾”的背后。

        缺失的票房监管

        “偷票房”事件其实拷问着我国电影票房的监管机制。由于技术水平滞后、监管制度缺失,我国的“电影票房信息系统”既无法实时监测全国所有影院的票房数据,更对发行方和院线方的“偷票”行为无能为力。

        由于缺乏有效的计票监管手段,再加上票房数据发布滞后,一些投资方、制片方、院线方甚至导演统统变成“权威发布者”,肆意公布票房数据“忽悠”观众掏钱看片,而且张口就来、见人就吹、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票房“数出多头”甚至“一天几变”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其真实性、权威性大打折扣。

        更令人无奈的是,为避免票房造假、维护自身权益,作为被监管者的一些文化企业(如“华谊兄弟”)不得不当起“监管员”,自掏腰包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监票员,用“逐一清点人数”的方法“监督”影院是否作弊。

         

         



    上一篇:【文化视点】阅读品赏:不尽拳拳陇上情——读王会绍《陇上诗话》

    下一篇:【文化视点】漳县有个“漳贵宝”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2015-06-25这里是北京 才子说“吃”
  • 《本初》
  • 尼日利亚城市急剧扩张 大量房屋被强拆
  • 崔强:巴黎书店见证法中友谊的回归
  • 2014吉首国际鼓文化节:苗鼓神韵
  • 张献民:最初受第四代导演影响爱上电影
  • 袁岳读诗《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 梅恩摸清库伯联盟学院路数 将其定为假想敌
  • 2015-10-03文化大观园 与故宫有约(一)
  • [文化视点]《暗算》:茅盾文学奖"异数"中的新流变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