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4日电(杨溢仁、肖春飞)岁末年初,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推出的原创话剧《杏花雨》引发了热烈反响。究其原因,除了名角敬业演出、剧本精益求精外,话剧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针砭医药时弊并发出时代的呼喊,赢得观众共鸣。
《杏花雨》由陈薪伊导演,吕凉、宋忆宁、朱茵、杨溢等话剧明星出演,塑造了一位执著于济世救人的“江南名医”柳咏春。整出话剧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大气厚重。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咏春堂”堂主柳咏春,10年前在一场时疫中因一剂中药致使爱妻余伯澜惨死,使得其子柳子祺耿耿于怀。因痛恨中医且怀疑后母与父亲联手害死生母,柳子祺前往德国学医。10年后,时疫再次爆发,国民政府却以医药管制为由准备强行废除中医。就在“咏春堂”岌岌可危之际,柳咏春仍然不顾一切地运用中医中药舍命救人,并尝试将中西医结合扩大疗效。
《杏花雨》以民族危难及中医发展面临的危机为背景,以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为主线,展开了一场时代背景下的“中西医之争”。话剧演出时座无虚席,尤其当剧中人物喊出“行医不卖药”的口号时,台下观众纷纷热烈鼓掌。可见,该剧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注掀起了台下观众内心的波澜,使大家对当下医疗现状感同身受。
1978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原创话剧《于无声处》——新时期第一部“冲破禁区”的话剧上演,当时被称为“话剧人发出的思想惊雷”,它至今仍然是新中国话剧“演出团体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戏。
从《于无声处》到《杏花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
如果说《于无声处》是一出追求改革开放的现实主义政治剧,那《杏花雨》无疑在继承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突破——进一步阐释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业内专家认为,该剧在思想内容的深度上体现了时代的呼喊,它的出现让人深感欣慰。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创作团队以《于无声处》为标志,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便不断推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进步的原创话剧,如《屋外有热流》《血是热的》《中国制造》和《谁主沉浮》等。话剧《杏花雨》,不但沿袭了“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优秀传统,更在作品形式与内容方面不断力求创新和突破。在充分调动各种艺术元素的同时,努力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做到了思想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一些文化界人士表示:《杏花雨》是一出好戏,它为上海话剧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话剧主创人员也充满信心地表示,《杏花雨》不会是创作的终点,它将成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原创话剧30年发展历程的又一次“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