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初,旅德泉州籍艺术家吴金填带着数名国内外知名陶艺家来到德化三班镇蔡径村的洞上月记窑,创建了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
月记窑陶艺中心创建半年多来,便有近百名中外知名艺术家和艺术品收藏家慕名而来。其中,有的艺术家就此留下来,在陶艺中心里创作几件陶艺作品后才回去,有的则表示日后一定要再找时间来此搞创作,才不虚此行。
月记窑陶艺中心为何有如此魅力,让众多陶瓷艺术家流连忘返呢?
梦中瓷窑
在常人眼里,月记窑陶艺中心并不起眼,甚至还过于简陋。陶艺中心前面的山坡上趴着一条千年古龙窑,窑两旁堆满了烧瓷的柴火,窑前是简易搭盖的制瓷车间,和有些破败的黑瓦土墙的成品瓷仓库,那些瓷模具摆放在露天,几个淳朴的制瓷工人或在露天注浆,或在车间里修坯。看得出来,这种传统制瓷场景和龙窑一样古老,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而陶艺中心好像是要故意融入这样的场景中,黑瓦红砖墙的屋檐下挂着随风摇曳的红灯笼,不上漆而呈锈红色的铁皮大门斜敝着,小喷水池旁有翠绿的修竹,竹丛中有铁皮雕塑,老屋里展厅的展架和地板都是由竹木简单搭起的,老式壁炉的柴火光照亮着刚出窑的瓷雕作品,让观赏者仿佛回到远古时代。而躺在露天阳台的竹躺椅上观看青山中熊熊燃烧的古窑火,更会让人梦幻般地回到宋元时期的烧瓷景象。
把陶艺中心融入洞上月记窑那独特的原生态人文景观之中,是陶艺家们的梦想。是的,陶艺中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陶艺中心总规划师吴金填带领陶艺家们设计并建成的。吴金填是泉州人,因家境贫寒而少小离家,在德国、上海等地拼搏多年,现已成为上海业内知名企业家和艺术家。他年少时便久闻德化是千年古瓷都,有着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可是今年初他和同行们来到德化,走访了几处现代陶瓷作坊,却找不到“古风犹存”的感觉,而这群山之间的洞上月记窑却让他们一见倾心,觉得陶艺中心注定要在这里扎根。
洞上月记窑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在德化已发掘的175处清代古窑址中,出土器物铭有“月记”款识的就有9处,且分布在8个村落里,“洞上之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之瓷窑”(徐曼亚《瓷史》语),可见月记窑火在当时是多么旺盛璀璨。然而,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龙窑早已不再辉煌,现仅存的4条龙窑也只有2条在继续烧制瓷器,于是月记窑便成了古龙窑的活化石,亦成为陶艺中心的文化背景。“我们希望借此把一切创造尽量融入周围那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从而激发创作灵感,使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更有思想深度。常年生活在大都市里,创作灵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麻木,而在月记窑这种原生态的历史文化背景里,我们找到了创作激情和灵感,觉得是在为几近衰败的月记窑续写历史,促使她重现辉煌……”吴金填说。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德化瓷烧制技艺”,如今也只有月记窑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传统陶瓷烧制技艺,而陶艺中心的创建兴起,可以说是给月记窑注入了新鲜活力,这对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