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消息报道:绝大多数千禧一代宁愿去看可怕的牙医,也不再愿意听银行向他们推销新产品或科技。事实上,鉴于千禧一代已经到了找工作或是开始试图在金融危机的中后期赚钱讨生活的年龄,我很惊讶,调查的结果竟然显示他们更愿意去牙医那里而不愿意花时间听银行家说话。也许他们牙齿很不好?
但是尽管如此,千禧一代们还是需要赚钱,也还是需要金融服务:必须有人来为他们提供一种方式来解决他们的贷款、储蓄、信贷和投资的需求。现在已经不是要把钱藏在床垫里的19世纪了。
在目睹了2008年危机事件以及银行业的救市之后,千禧一代已经对传统银行界丧失了信心,他们已经在金融技术领域寻找到了各种各样的避难所。几乎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全年龄)都十分信赖像是谷歌、PayPal和亚马逊这样的技术公司提供的金融产品,也比较信赖像是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JP摩根大通这样的大银行。相比银行来说,千禧一代更愿意在日益拥挤的金融科技(又名fintech)领域里来处理产品。
这样很好:通过在当地信用社开立一个账户你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免费银行”的诉求,或者你可以在金融app不断诞生发展的领域里寻找你的工具,来补充信用社的基本产品。根据计算表示,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数额在以每年46%的年均增长速度在不断增长。一些支持者表示这种评估“完全疯了”,有关于泡沫的议论也在不断传来。
但是事实上,即使你避开了大银行,接受这些新业务,也并不意味着你就规避了风险。但也不意味着风险仅是初创公司会随着泡沫的破裂而“噗”的一下完全解体。
一些走在前列的初创公司已经登上了众筹舞台。很难想象,有比网上门户更反银行的投资理念,他们允许早期投资者投资初创公司、房地产或是贷款组合。问题是,这是一片充满误解的危险之地,当然,还包括欺诈。
想想“头戴显示器”,Facebook曾在2014年为该虚拟现实公司投资了20亿美元。这个初创公司在Kickstarter上筹资,当他的创始人技穷后,那些早期投资者得到了什么?一个拉链,或者顶多是一件衬衫,一个老式的耳机。当然他们没有从这次投资中得到什么现金回报。他们的投资其实就是“捐款”,而大多数愤怒感觉受到了欺骗的千禧一代并没有明白的一点。
消费者报告表示,这样的公司出现了越来越多公然欺诈的报道,或是承诺了某种奖励,或是承诺了该公司的股份,而到最后这些都没有兑现。
在你进入金融科技领域之前你需要知道这几点:这里的每一个企业确切来说都是商业团体,他们都试图从他们的用户身上获取利益。无论他们是通过众筹平台集资以扰乱市场,还是通过开放P2P线上公司来扰乱银行正是贷款业务,我们还保有着底线。
金融科技初创公司的商业模式听起来可能会更无私,因为他们涉及打破现有金融体系的低效率。他们可能还能更无私,在实践中你们的客户服务团体工作非常出色,这些客户大部分都是千禧一代,而大银行在服务方面工作的非常糟糕,甚至完全忽略了这方面工作。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目标还是赚钱——赚很多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公司仅在去年就筹集了7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在接近他们的时候你要非常谨慎,因为其他的公司都在把你当做他们的客户,想要从你身上赚钱。
考虑到千禧一代都喜欢线上即时的信用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公司大多是Affirm(由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和光速创投支持)、Klarna AB(瑞典的“独角兽”,最高估值高达22.5亿美元,与Sequoia的麦克莫里茨合作) 以及PayPal。似乎这是专为这类人创建的公司,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根本没有信用卡。这些方便的应用程序使他们能在网上进行大量采购。就拿Affirm举例子,使用一切信息从社交媒体到你的邮政编码,以此来评估你的还款能力和意愿,这就是该公司创始人所说的数字卡。
这些公司会大谈他们提供的服务,当然,大部分使用Affirm和Klarna的用户最需要的都是可负担得起的贷款,和建立信用记录的能力。然而,可能导致他们失败的因素,就是高成本的债务,这不利于提高他们的信用评分的水平,信用评分的用途是帮助他们有资格获得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迄今为止,没有公司报告过信用局责任借贷人的支付记录。(尽管Affirm表示他们正向这个方向努力)关于成本?基准利率始于20%,可以攀升至高达30%甚至更多,这是平均信用卡利率的两倍有余。在很多情况下,拥有一个传统信用卡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其竞争对手Splitit,为客户提供选项,使支付与现有信用卡分离。借贷人不支付利息,但是银行从商家处收取更高的费用以换取销售额则弥补了这一点。该公司创始人Alon Felt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没有信用卡的千禧一代将消失殆尽。“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最大程度上的使用未使用的信用卡,防止他们以商店卡的形式申请贷款,因为这会对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即使如此,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完全摆脱了大银行,你也要三思。像许多其他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一样,Splitit从银行那里获取援助以推出他们的服务。这已经成为了花旗银行加速计划的一部分了,Felt他自己就为银行工作,很多其他的金融科技执行官也是如此。
的确,包括一些造成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银行的银行家,都是组织金融科技创新并为之集资的成员。Vikram Pandit,金融危机时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正在支持一个被称作Orchard的P2P借贷组织;John Mack,摩根史坦利的前任CEO,正在支持一个其公司的对手公司——Lending Club。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也是一个巨大的金融科技投资者。看到了金融科技业比之承包银行业更大的潜力,一些普通的银行家,都在不断的填充这个领域,与一些怪才们共同工作。
更多的银行不只是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以示支持,也收购了他们。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成为这些机构的组成部分。然而大多银行都很聪明,明白他们潜在的千禧一代客户并不看好他们的品牌。
西班牙的BBVA在2014年的时候收购了一家波特兰的线上银行——俄勒冈州的Simple,这正是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一个完美的例子。Simple仍然以一个独立的品牌在运营,这个网站充满了褒奖的话,如“有一天,有人评论我的Simple卡特别酷,我告诉他们,你们看到的这只是一部分。银行所给我的还要更酷。”你能在网站上找到BBVA的名字,但是只有你去特意寻找才能发现。数字支付公司Dwolla于去年和BBVA合作。
千禧一代可能是想要脱离银行的控制,但是如果他们使用每一款颠覆性的金融科技产品只是因为这些产品不是来自于银行,那就太愚蠢了,而且这一举动可能具有潜在风险。
JPM编译自
The Guardian, Apps are Getting Millennials Interested in Money – but can they be Tru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