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上海太平洋百货的正式谢幕,零售业的关店潮再次敲响了新一轮的警钟。与此同时,马莎百货、商务中心等也纷纷传来关店消息。而远在北京的华堂十里堡店和太阳宫百盛也陆续发布公告称结束营业。
当然,这股寒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据联商网《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其中,百货业态关闭25家,仅万达百货就关店10家,居于榜首。
而《2016年第一季度百货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数据也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45家百货上市企业中,38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占比84.4%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日前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未来5年,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另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此外,购物中心也面临关门潮。目前,中国有购物中心近4000家,是美国的3倍之多。
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届时中国内地的购物中心将超过1万家。而目前运营的购物中心有一半面临着经营困难,有近千家面临着停业调整、倒闭的风险。《报告》同时指出,大量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关门,并非意味着商业需求不存在,而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比如目前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大都不自营,以出租为主,这就导致整体商业质量无法保证。
同时,就在日前电商双十一之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调整商业结构,例如支持商业富余地区的企业利用资本、品牌和技术优势,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导业态雷同、功能重叠、市场饱和度较高的购物中心、百货店、家居市场等业态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支持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中心等转变。在商品方面,则要改变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现象,在兼顾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同时,适应中高端消费群体需求,增加智能、时尚、健康、绿色商品品种。同时还提出要促进跨界融合,包括线上线下融合、多领域协同等。为帮助企业转型,政府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带动等。”
不得不说,电商对于实体零售业是存在冲击的,但不代表是电商搞垮了实体零售。一项调查显示:电商和零售实体店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共存的两种业态。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消费群体中不同商品也会采用不同的购物方式,简单地将零售业划分为电商和传统零售业并不科学。70%的网上购物群体也喜爱到实体百货购物,70%的实体商场购物者会先在网上了解商品信息。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阐述在日剧《真我霓裳》中就已得到体现。故事也是讲的日本一家临近倒闭的百货公司,而百货公司曾经最为赚钱的是服装零售区。为了自救,高层不惜重金请来新的服装区管理者。而在后期的剧情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位管理者不是在销售商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的在做相关改进事宜。
例如,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城在“双十一”前首次推出“会员内购会”,K11独创了“博物馆零售”等。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网络冲击下,实体商业同质化严重,只有立足差异化才可能实现经营目标。商场从来不是商铺越来越多好,而是让你在这里实现所有生活所需。统计数据显示,在开业三年后,2016年上海环球港商场人流量继续同比增长超12%,停车费同比增长50%,租金同比增长20%。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业的不景气,也直接影响了商业地产的租金收益。以广州市为例,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最新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全市主要优质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水平为652.4元/平方米/月,环比略跌0.4%。而这一跌幅远低于零售百货业的销售总额及利润总额跌幅。也就是说,国内零售百货业的租金压力十分巨大。而这种租金逆天的趋势也势必会加快零售业的自救速度。
作为财经编辑,我们通常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热点财经时事上,往往忽略了写作和阅读的深层含义——思考。在大多数人看来,财经类新闻及评论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与“生活”一词相去甚远。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重新定位如何让受众先为“人”,后为“财经人”,让财经类新闻和评论拥有生命和态度的一些重要话题。
如今的社会是浮躁且远远达不到实质性公平的。但无论是谁,都拥有平等的阅读体验。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历程等众多因素的不同,我们往往在事物的认知上会擦出激烈的火花。而这种火花的产生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因素。财经专栏的设立宗旨也正在于此。话题与读者紧密相连,无论是话题灵动了读者,还是读者丰富了话题,这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财经八姐栏目以泛财经热点话题为切入口,亦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尊重事实,阐述观点,让事件有据可依,生动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