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n.ce.cn/video_info/2016-12-20/1482218709703.json,553,450
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据媒体报道,12月13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12月2日至4日,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涉及12个省60多个城市。
随着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持续,12月18日和19日的污染情况有所加剧,已经出现第一个高值,而12月21日将出现第二个高值。专家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多,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集中,进入冬季后整个区域的燃煤采暖污染物排放大幅增加,是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陈凤英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我们应该承认工业化的结果往往是一条高污染之路,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中国本来也想避免它,比如不要先生产、后污染、再治理,但是又走到这条路上了。现在不是高污染而是严重污染了,12个省市大面积的污染。这样的环境是三十多年发展的一种代价,环境污染的代价,一定要采取措施。这里提到的8个行业的污染,治理这些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达标。北方地区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取暖,取暖要采用环保资源,现在主要是火电,而火电北方地区往往是用煤炭,所以在采暖上可采取用天然气替代煤,这样才能解决冬季取暖的污染问题。
另外,还要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在大城市出行的确是一个问题,“车是很好,开着就走,但是有没有想到排放,欧洲雾霾最严重的时候,规定汽车一个人不能上路,在美国到现在为止,很多路上也规定乘坐了两个人以上的车才能上路,我们城市里能不能有一点限制,比如一个人的车不能进三环或是四环。”陈凤英说。
还要关心一下建筑施工,因为建筑施工在城市里面也是一种污染源,建筑施工的粉尘要有所控制和限制。最关键要有绿化,北方一到冬天,树就没有叶子,所有的花都枯萎,现在到南方去,它怎么受污染还是有绿色可以看,二氧化碳还在吸收和排放中,北京就没有。“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植物,树可以在冬天也不死,依然可以吸二氧化碳排放氧气,现在技术水平应该可以发展。”陈凤英建议道。
最后,大城市工业不能再发展了,工业制造一定要转移出去,也就是区位定位要做好。比如首都就是政治文化中心,金融可以做,但是其它不能在这个地区,必须要归类,一定要有一个标准,首先就是排污标准。如果不进行限制,中国可能还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治理,这个经验在西方国家都走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伦敦,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经过五、六十年代的发展,付出了血的代价,人生各种病,甚至导致死亡。空气、水、任何东西都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现在不是GDP的问题,是生存环境的问题,当然GDP也很重要,有钱我们才能治理环境。发展与生存环境两者要协调好,环境与未来可持续发展都要处理好。如果处理不好,这样的天气真的没有生活质量可言,如果我们有钱但是买不了空气,这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