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打破新股不败、肃清炒新炒小痼疾,需时刻关注和防止中小创过度投机。
当前IPO维持着每周2至3家的较低水平节奏,这为迎接创新企业上市腾出了资金空间,但IPO节奏放缓产生一个副作用,就是部分次新股、题材概念股出现爆炒。可以采取增加IPO家数等办法,抑制炒新投机。
A股存在过度投机土壤,维持每周2家左右IPO节奏,未来一段时期小盘股的增量将极为有限,这为小盘股庄家提供了炒作机会。尤其创新企业上市或将取消盈利门槛,这更为平庸股、垃圾股的炒作提供了绝好借口,虽然市场资金有限,但主力却采取自我缩容方式,集中资金炒作小盘次新、题材股,一些个股更是连续涨停板,小盘股投机氛围越来越浓。
为创新企业上市控制IPO节奏很有必要,然而也应适当兼顾“防止炒新炒小投机”这个监管目标,这或许才是A股市场最大痼疾要害。笔者建议,可视情况将IPO节奏提升为每周5家,尤其要加大创业板IPO供给,如果市场依然过度投机,还可增加IPO家数来抑制,但IPO募集资金量或应有所控制。
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3000多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只有700多家,或许,只有创业板上市公司增加到1500家以上,A股炒新炒小痼疾才能得到消除;因此,尽快提升A股中小创上市公司家数,或是遏制“炒新、炒小、炒差、炒短”的内在必然需求。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其扶持的主要是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包括已在境外上市、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的红筹企业,以及尚未在境外上市、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的创新企业。但小型的创新企业或许同样需要扶持,创业板既然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企业,理应承担扶持小型创新企业的重任,在兼顾市场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加快创业板IPO节奏应是可以考虑的。
从实施注册制角度来看,注册制或是未来既定方向,而注册制的一个核心是由市场来决定IPO节奏、由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某家企业。企业只要满足上市门槛,只要充分、准确、及时披露信息,那么就应允许其在市场招募股份,但是否招募成功则由市场和投资者说了算。也就是说,现在就应该为将来实施注册制打下良好基础,市场青睐小盘新股,那目前的IPO节奏也应适应市场这种需求,适当增加小盘新股供给。
当然,要增加创业板小盘新股供给,不仅可通过IPO方式,还可通过新三板与创业板的转板机制来实现。目前A股市场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特别大,对于新三板转创业板的机制,也应大胆探索实施。
总之,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打破新股不败、肃清炒新炒小痼疾;推动A股市场各方面改革,应时时刻刻关注和防止中小创过度投机。
□熊锦秋(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