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支主力军和重要阵地,更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的要求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一是加强党委政治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哲学社会科学把关定向,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各项工作之中。二是加强规划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从政策上、条件上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培养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一是实施卓越计划。坚持立德树人,认真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高校与新闻宣传、法律等实务部门人员互相兼职。二是打造领军人物。培养造就一批名师名家,一批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积极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尽快脱颖而出,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三是培养后备人才。把育人育才作为重要任务,完善教材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党和人民满意,素质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提升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水平
一是培育国家级平台。“十三五”期间,认定一批市级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力争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新增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二是建设示范基地。进一步深化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行和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一批市级重点研究基地和示范基地。三是加强智库建设。加大对研究咨政中心的建设管理力度,按照建设新型智库的要求,开展新一批研究咨政中心的遴选建设工作。
解决好师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
一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工作,推进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相结合,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教育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注重培养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增强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努力增强服务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引导科研人员树立问题导向,从国家和重庆市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构建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对接机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社科研究人员深入地方政府、厂矿企业、社区农村,了解国情市情民情,不断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系市委教育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