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以下简称“两部”)就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表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有划定任务的2887个县级行政区实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0亿亩,已全部落到实地地块,全面永久基本农田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的划定成果100%通过省级验收,成果数据库100%通过质检复核,划定工作成果已广泛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从2015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部署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两年多来,紧密配合,周密部署,会同各省(区、市)党委政府迎难而上,统筹协调,在划定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先难后易,“先啃骨头再吃肉”的 方法路径,坚持“调查摸底、核实举证、论证审核、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的工作程序,坚持中央与地方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调动各方积极性,采取强有力措施,扎实有效推进。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曹卫星 (人民网 朱江 摄)
    曹卫星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成果已广泛应用,效果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守耕地红线的意识明显增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落实的过程,也是新发展理念与传统发展观念博弈的过程。在划定过程中,两部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结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两部划定督导、论证审核、专项督察、验收复核等工作持续开展,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从“不让划”、“不敢划”、“不愿划”转向“主动划”、“真心划”、“规范划”,实现了“划优、划实、划足”,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把保护责任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并设立统一标志,接受社会监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签订608万份责任书,设立27万个标志牌。
    第二,规划确定的保护任务全部落地。各省(区、市)逐级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解下达到市县,编制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划定方案,并通过了两部论证审核,全国实际划定保护面积15.50亿亩,超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确定的15.46亿亩保护任务目标。各地市、县级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以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原则,“定位、定量、定质、定责”下达划定任务,从城市周边划实、落细入手,再推进到城市周边以外区域划足、补齐,有效解决了以往“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问题,将保护任务在全域范围内逐个图斑比对落实到具体地块。
    第三,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明显提升。两部严格落实优进劣出要求,优先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集中连片有良好水利设施的优质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把非耕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划出,禁止将不稳定耕地、劣地、生地、受污染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从全域看,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占划定面积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划定面积的88%。从城市周边看,共划定9740万亩,其中,新划入3135万亩,城市周边平均保护比例由45%上升到60%,做到了优质耕地应划尽划。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较划定前布局更优化、质量有提升,并与森林、河流、湖泊、山体等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态屏障,成为城市开发实体边界,优化了城乡空间格局,促进城镇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
    第四,划定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两部在划定工作中充分显化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效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把永久基本农田从图上落实到田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推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通过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通过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优先保护类和安全利用类耕地优先划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通过层层落实保护责任,落实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划定成果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各地结合实际,将划定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把好山好水好田融入城市,融入百姓生活,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传承农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