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发起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可见10年前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群众性体育锻炼。
然而这些年“健康”概念越炒越热,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社会现象。“健康公司”遍地开花,老年人为了几个免费的鸡蛋,天天准点在公司里听课,结果天价买了一个“神奇床垫”。中年人为了锻炼身体,花一两万办了张健身卡,可一年去了不到10次;不经常锻炼却跟风报了一个马拉松比赛。青少年依然缺乏锻炼,考试压力、课外补习等几乎占用了青少年的所有课外时间。追求健康是件好事,但如果群众对体育锻炼缺乏科学认识,不仅花了钱,还得不到好的效果,可谓是事倍功半!
合理的体育锻炼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有强健的体魄,还有健康的心态。要做到合理的体育锻炼首先需要正确、科学地认识体育锻炼。
第一,要解除对体育锻炼的偏见。有些人会觉得“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从头开始学一门运动技能不可能了。”其实很多运动都是上手易、精通难,我们需要的是经常参加运动的过程,并不一定要过分强调这门技能的精通程度。还有好多家长给孩子报满了课外补习班,剥夺孩子课余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这种想法也不可取。现在的心理科学有很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智力发育、增强记忆力、提升注意力和反应力,重要的是还能缓解压力和焦虑。
第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人们往往有一种从众心理“别人选什么我就选什么”,这在体育锻炼的选择上是最大的误区。当你选择了一项不适合你的锻炼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心脏不太好的人不适合长跑而应该选择太极拳、散步等强度较小的锻炼;为了不同的目标应该选择不同的锻炼,比如为了缓解焦虑可以选择进行一次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而如果是为了保持健康的锻炼习惯则应该选择一些能够持续30分钟以上让你微微出汗的运动;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时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锻炼来调节,比如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而烦躁可以约朋友打篮球或者羽毛球,如果是因为需要思考解决一些问题而引起的巨大压力则更建议跑步、游泳等个人项目。
第三,锻炼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我们往往容易心血来潮,想起来就去剧烈锻炼一次,懒了就几天不动,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锻炼,让它成为你的生活习惯,坚持每周至少进行3次锻炼,每次至少30分钟。目前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长期坚持这种锻炼方式的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较强,而且坚持锻炼的大学生心理会更加健康。
合理的体育锻炼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首先要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才能选对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合理的体育锻炼就像一道美食,不仅给我们输送能量,还给我们带来快乐!
陈思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