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体育人 被忽视的体育课,这次要逆袭了吗?
岩松
体育课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当中,长期不受重视,不过,这种局面可能要彻底改变了。本周四(8月8日)是中国第11个全民健身日,在这个健身日到来的时候,全国各地围绕中小学体育课如何上好的内容可是真不少,那是因为在今年推出的健康中国行动当中,十五大行动,其中有一个就是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所以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开齐开足中小学的体育课。如何开齐开足体育课,如何让体育一方面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另一方面要健全孩子的人格,还能锤炼孩子们的意志,当然还得享受乐趣。《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以体育人。
体育老师也走红地毯
本周二的上海世博中心,在由教育部体卫艺司、耐克等联合举办的“活力校园创新奖”颁奖典礼上,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体育教师成为镁光灯下的明星,其中30人获邀赴美访问交流,这样颇具仪式感与荣誉感的活动已举办三年。来自克拉玛依第十小学的赵羿淞,因自创了一套篮球训练升级系统获得“校园体育文化创新奖”,但他的脱颖而出多少有点被逼出来的意味。
克拉玛依第十小学体育教师 赵羿淞
家长和老师都会觉得,赵老师您这老带着孩子打篮球,我们孩子天天打篮球会不会影响学习,跟学习时间发生冲突了,他就骨子里就觉得体育课就是在玩。、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元镇
体育教师,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仅他这个职业没有受到人们重视,甚至还经常对他进行羞辱,比如说谁谁谁的数学你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外语是体育老师教的,使得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没有尊严,所以我们国家的体育老师流失得非常厉害。
△走在红毯上的林美珍去年获得“体育活力校园创新奖”的林美珍,和赵老师有着同样的困惑。今年她又被评为2019“活力校园大使”而再次获邀来到活动会场。十年前她去小学支教,成为该校唯一的体育老师。林美珍最大的苦恼是体育器材的缺失,孩子们因此被困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她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做出一些好玩的东西吸引孩子走出教室。
林美珍设想把轮胎用在体育活动中。她跑遍各个修车店收集自行车轮胎,研发出几十种与轮胎相关的体育游戏。但她随即被家长质疑荒废学生学业,而一旦学生受伤更会给自己的体育教育带来灭顶之灾。
泉州市永春仙岭小学体育教师林美珍
有一个轮胎车,在玩的过程中,结果我因为那天忙,所以我轮胎那个小轮子忘记去检查了。在拉的时候那个轮子跑了,孩子摔在地上了,膝盖破皮了。我当时吓坏了,按我们那个说,是教学事故,我赶紧追过去,结果我去追孩子,孩子去追轮子,他根本就顾不上自己膝盖已经受伤了。我想他家长就一直看着他的孩子,他心里应该是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是这么坚强,换作别的孩子肯定哭了。
饮料瓶可以做成闽南舞龙灯、小风车和陀螺,制作这些花样时,林美珍总是被孩子们团团围住,被称为魔法师;孩子们拿着这些小玩意或个人或几人组合,一起疯跑、比拼。他们的表情正是在林美珍的创新发明中丰富起来,爱动爱笑了、想象力也飞了起来,一些发明还因此受学生启发,她逐渐被更多家长理解而有了名气。如今,林美珍可凭一己之力引来各方对学校体育活动的投入,体育在当地逐渐被看重。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元镇
我们过去清华大学讲的一个口号是很对的,就是七加一大于八,就是七个钟头念书加一个体育活动的时间,比你念八个钟头的书成绩要好。一个孩子,如果他在儿童阶段没有参加过游戏,他一生的心理是不成熟的,包括NBA里面一些运动员,他们最后在社会上的成功也比一般人比率要高。所以这个体育,不应该成为智育和体育对立的这么一个环节,恰恰是应该互相促进,使人全面发展。
岩松
这些年在网上常有一句俏皮话是这么说的,你的语文这么差,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数学这么差,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看似幽默的话语背后,也隐藏着对体育老师的不屑一顾,其实真要是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就好了,起码说明体育老师足够多。可现实中或许常常是,我们的体育课是随便找个老师教的。这个短板,想要开齐开足中小学的体育课就必须补上,更重要的是:学校体育内容不仅包括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专项的运动技能,很重要的还要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也就是说除了教会、勤练,还得常比赛,而要常比赛,没有更专业一些的体育老师带领指导是很难的,如何保障常比赛?
最大的革命就是要“常赛”
在“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创新奖”颁奖典礼上,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小学体育老师赵羿淞获得了“课外体育教学创新奖”。赵羿淞的创新开始于他对体育课堂的观察,他发现,学生们喜欢体育,却并不喜欢上体育课,以前的体育课枯燥无味,只有机械的练习和放羊式的自由活动,缺少比赛的乐趣和竞争的激励。
赵羿淞从学生着迷的电子游戏中找到了灵感。“学生每天下课就是讨论电子游戏,后面我就发现这个游戏最吸引人的点,我觉得就是打怪升级,你级数高你就是牛,所以我就把他这个照搬过来,打球升级。”
赵羿淞设计的篮球升级模式总共有十级,十级为满级,到满级了以后就有资格进校队。体育最大的魅力在于比赛和竞技,在篮球升级卡的基础上,赵羿淞在校园里组织起最基础的篮球比赛。在班级内部,每个学习小组组成一队进行班内对抗,每个班又选出班队,在六年级毕业时,赵羿淞会组织各班班队进行毕业生篮球联赛。
克拉玛依第十小学体育教师 赵羿淞
毕业生篮球赛我还给他们会写一个每天的通讯报道,语言文字就非常幽默,比如说只见孙翔带球突破,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杀入篮下举火烧天之类的。然后学生们每天争相看数据,争相看报道,而且这些数据和报道都是我培养出来的助教他们在下面统计。打到决赛的时候,我会邀请我们当地非常著名的裁判,还有DJ(音乐主持)之类的,过来比赛搞隆重一点,扣篮大赛直接上,然后学生们就玩得非常high。
在这一场场比赛中,学生对篮球的热爱逐渐增加,学校的篮球氛围也日益浓厚,学校的男女校队在近几年的市篮球赛中名列前三。更让赵羿淞欣慰的是,通过篮球竞赛,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在加强,而且他们也没有因为经常比赛耽误学习。
克拉玛依第十小学体育教师 赵羿淞
篮球队里的学生,将近有一半都是全校前二十的。竞技体育比赛让孩子很有竞争力,让他们真正在赛场上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比赛第一,才是强者,这样对于他们整个人格完整度的塑造是非常非常可贵的一件事。
谈及校园体育竞技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认为,在校园体育中推进竞赛,不仅仅具有体育意义,还具有社会意义。“咱们可以想一想,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没有一门课教你怎么竞争。但是这些人离开学校以后都要进入竞争的市场经济,所以你如果没有一个活动从小就让他知道怎么去竞争,怎么按照规则,遵守规则去竞争的话,这个人进入市场经济是会很茫然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近日表示,学校体育应该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除了要做到“教会、勤练”,还要“常赛”。对抗性的竞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尊重对手、胜不骄败不馁的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过去我们学校体育并不重视竞赛,一讲到竞赛都是运动员的事,少数人的事。我们这次改革在学校体育来讲,最大的革命就是要常赛,要组织经常性的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至少班级内部的比赛要经常开展,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上场竞赛的机会,能够感受竞技运动所带来的魅力。”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元镇
由于条件的限制,现在只要求开一次运动会,但是我觉得将来我们有可能转化为两次。因为要把竞技机会给更多人,让给更多人。这样的话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段,他能够参加5到6次运动会,那么就基本上能够把它的运动天赋展示出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运动宪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展示出他的运动天赋,不管你跳一米三也好,一米五也好,一米七也好,但是我一定给你这个机会,让你满足你的这个运动天赋。
在不少学校,全员运动会的模式已经推广开来,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比赛机会。校园运动会变成了学校里的节日,校际联赛、城市运动会等分层次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也在一些地区搭建起来。但也有专家提醒,校园体育开始拥抱竞技,青少年竞技也不该脱离校园。高水平青少年人才可以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但不该再像体校模式那样将他们集中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元镇
我们一定不要把学校的体育竞赛纳入到选拔运动员的非常小的视野当中来,把若干学校最优秀的运动员都集中到一个队里了,其他人就没希望了。像欧洲的一些国家,夏令营来你这几个人,(足球)踢得好的,我们专门组织一个队让你发展。但是下学期一开学,请回各校,这样就保持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各个学校都有意志、有兴趣、有能力去向上发展,就形成了多头竞争,最怕的就是最后搞成一队独大。政府要做的事就是下力气保护公平竞争的机制。
岩松
现在很多的家长也已经越来越接受以体育人这个理念,体育不仅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健全孩子的人格。因此一到暑假,体育类的培训班,就会变得很火爆,足球,篮球,游泳等等都很受欢迎,所以这方面的培训价格也在逐渐地上升。但问题是:寒暑假补补体育课,可以;但一开学,就要让孩子收心,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这体育就又靠边站了,健康行动计划明确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天必须保障课内课外一小时,我们该如何做到?
怎么“考”体育,才能避免应试?
张晰是一名花样游泳教练,她所在的游泳馆每到假期,各类培训班都供不应求,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年全国比赛就在暑假,所以一般来参加比赛的孩子,暑假一放假基本上每天就是天天训练。”
在英东游泳馆馆长李慧看来,暑假接待的培训班密度远超平时。“每天早上八点半开班,一直到晚上八点半,每天开七个班,这是往年不具备的,七个班基本上都是满额,基本上暑期的(青少年)培训会占全年培训一半的量。”
对于一支业余花游队伍来说,张晰队里的孩子们拿到过不少好成绩,家长也发现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健康,更开朗,培养了规则意识,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这个项目比较小众,家长还是愿意投入精力,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花游队的孩子逐渐退出。“孩子一上中学,他还要参加别的学术上的培训班,还有别的课外班,所以可能留下这个项目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不久前,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发布会上公布一组数字,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2.1%,中学生为88.0%,大学生为74.4%,随着学段升高,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明显。
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核心之一,就是对中小学生的运动时间做出规定,每天保持课内一小时,课外一小时。但在一些注重体育的家长眼中,保障运动时间不是难事,问题在于体育和校园似乎天然存在割裂。自己的孩子喜欢体育并投入大量精力,文化课肯定比不过别人,而走体校又是专业路线,除非去国际学校,不然在体育和升学之间,似乎很难两全。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汪晓赞
有很多名人,尤其是国外,实际上在读书期间都是学校运动队的队员,所以从这个案例里面就可以体现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好的运动员出来,而且还有就是我们可能过去的这种意识,把体育跟文化学习分开,实际上文化的成绩,相对文化素养高的运动员,他的运动成绩提高的成绩也会相对更快一些,只是在国内这样的案例相对比较少,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把他分开。
在专家看来,体育原本就是属于教育的范畴,属于素质教育重要一环,但我国,体育和教育之间的冲突,在于把两者分太清楚,体育好的进入体校,成绩好的进入普通学校,两者被割裂成完全不同的晋升路线。不久前,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提到,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汪晓赞
一定时期内我觉得还是需要有这种升学考试等等,如果不放到升学考试里边,家长也好,学校也好,他根本不会去重视这个课程的发展,不会去重视体育教育。但是忧虑就是考什么,怎么考,一次性考试最后定分数,如果过于关注这个,不可避免会陷入到应试教育这么一个范畴里面,对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打击这个是非常非常大。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
将来的升学可能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其他的,像德育、体育、美育包括劳动教育,如何能够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升学中去发挥他们的应有的作用,那么这个也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过程中,那么我估计年底之前应该会有明确的政策出来。
岩松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口号是激励一代人。我印象很深的是当奥运会快结束时有记者问组委会成员,体育如何激励一代人?那位组委会的官员回答是,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下去赢,也教会孩子们如何有尊严并且体面的输。这个回答我印象之所以很深,就是说清了体育除了锻炼身体之外更大的和更深刻的价值。这也正是要强调以体育人这四个字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