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如虹】
愿你成为这座城市的“归人”而非“过客”。
马虹玫
几千年的乡土中国,渐渐进入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之相映照的现象是大批农民离开土地,涌入城市。援引国家统计局2014年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全国约2.69亿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约1.25亿,其中55%选择大中城市务工。农民工有了新老代际之分,从务工目的地、务工劳务收入分配,或者进城务工目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老一代农民工务工目的,基本上是攒钱养家供子女上学,最终的生活目的地还是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在挣钱的目标之下,抱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期望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与其父辈不同,他们进城务工具有模糊而清晰的“城市梦”轮廓。
进城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城市化生存技巧。城市与乡村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除了外在的高楼大厦,人潮汹涌之外,最大的差别在于“规则”。城市中成千上万的人们依据内在规则流动聚集。这种流动,让张家二狗子的个体自然属性兼具多种不同的社会属性,成为工厂工人、车站乘客、房屋租客等多重身份的城市人群。即使内心有些抗拒,但进入城市,相关证件必须办理。比如居住证,通过正规渠道也不难办。居住证对于求职、买房买车户口调动,包括以后孩子上学等都很重要。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遗下后患。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但城市则不尽然。因此在城市中,既要遵守规则,又要善于借助外部资源。比如找工作时,多利用本地报纸(电子版纸质版均可),选择诚信度较高的人才市场。掏押金押身份证的工作,饼子画得再大都不要相信,转头离开即可。电线杆公交站贴出来的富婆、富翁求子就别看了,那是给智商需要充值的人看的。招打字员这样的工作,麻烦也用脑子想想,电脑打字早已不是一项需要额外付费的特殊技能。同样,某宝刷单这样的好事,父母攒点儿钱让你出门闯荡,就不要再给低级骗局交学费了。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与使用,即使学历不高的群体,几乎都能熟练操作和搜寻相关信息。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对其真伪与有效性的甄别则考验着每个人的智商情商与社会经验,遵循一大原则“天上不会掉馅饼”便基本不会中招。落脚下来第一件事——尽快熟悉居住地。辖区社区工作站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免费派发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指南,包含政府部门、劳动政策、生活应急、防骗、心理纾解等相关信息,学会利用这些信息。
从人人熟知彼此的原乡来到擦身而过全是陌生人的城市,疏离陌生的人情关系会让初来者失落伤感不适应。好在有义工组织和其它一些社会组织。加入他们,在这些组织中建立起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构成城市社会基础的是一个个共同体和社区,在这些共同体当中,人们通过付出个体智慧、经验或者劳力,收获情感上的归属感。每个区或每个街道甚至每个社区都有大量免费公益文化活动,置身其中,以文化滋养内心,提高修养的同时,排解思乡情绪。对于上进青年,深圳市总工会每年都有“圆梦计划”,已届八年,目测还会继续办下去。列举这些,只想说明,务工青年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外部资源,也可以让自己融入社团,建立起一定的熟人圈子,进而形成小社区纽带,让自己真正踏实下来。
深圳人和这座城市一样,没有内地城市居民由来已久的那种深厚的优越感,不会动辄嘲笑谁谁“乡巴佬”。曾有人撰文,说深圳人80%来自小地方,是乡巴佬组成的城市。政府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我也不好妄断该文论述是否严谨科学。姑且引用该文数据吧,就是这些小地方来的乡巴佬在短短三十余年里建设了这座奇迹般的城市。而你,可以成为其中一分子并在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拥有两千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尽管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城市化管理水平还显得初级和粗线条,但并不妨碍我们去适应它并改善它。愿你成为这座城市的“归人”而非“过客”——这应该算作“城市梦”吧。
(作者系深圳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