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黎天王只会唱歌?他还对美食颇有研究。
不过此天王非彼天王,他是一个有着十年美食主播经验的“吃货”,运营着一个独具特色的公众号“黎天王吃喝玩乐GO”。
印象中天天和美食打交道的人多少都有些微胖,而初次见到黎明,他修长匀称的身材让我有些讶异。
十年主播 成就地道吃货
黎明,地道的湖南伢,从小就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母亲是文艺骨干,从小参加各类型的文艺活动,高中时在校园广播里听见自己的声音都会欣喜万分,“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做播音员,没想到真的实现了。”
2005年,大学还未毕业的他来到了湖北广播电视台成为FM96.6的主播,“有了在湖南广播电台的实习经历,熟悉了一个星期就上直播节目,领导都觉得不可思议。”朝他的方向看过去,这个录播设备上各个按钮让人眼花缭乱。
一晃就是十年了,十年间他做过美食节目、汽车节目、酒吧音乐节目、娱乐脱口秀节目甚至还有深夜情感谈话类栏目。“零点到凌晨两点,一个小时内居然能收到200多条短信。”黎明感慨,原来这个城市有这么多人和他一样晚睡。
但是最让他津津乐道的还是美食节目,因为他就是个十足的吃货。“去外地旅游,我从来不关心哪儿有去名胜景点,而总会拉上个当地的熟人带我去找好吃的。”
“记得有一年去泰国旅游,当地朋友带我们去了一个路边的大排档,喝了特色的冬阴功汤,酸甜都恰到好处,尽管它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尽管才几块钱”说起这些美食时,他藏不住喜悦,甚至能让人闻到那碗美味的汤。
这其中更有一些让人感动的故事。说起这对夫妻,黎明感慨良多,“他们开了一家铁板烧餐厅,刚开业的时候生意冷清,老板经常独自去上海购海鲜回来,就是为了让食材保持新鲜,直到第四年才开始盈利。”美食只要用心坚持,会迎来懂它之人。
靠声音收获粉丝 创首家美食真人秀节目
为了记录自己的“美食之旅”,2014年,黎明开建了公众号——黎天王吃喝玩乐GO,成为了一名自媒体人。“简单霸气!”黎明称这个名字就是自己的标签。
烤肉、油焖大虾、甜品店,每一期的主题都让人垂涎欲滴,但是相较于热门的美食,他更爱觅“小众”,“吃东西就是不要跟风,武汉有很多美食发现的人少,要给自己机会去尝一尝那些并不出名的美食。”
刚开始没有团队、没有美编和设计,所有的文案、图片都要靠自己包揽,黎明笑着说:“还好我有点摄影功底,圈中的朋友说我算是最会拍美食的主播了。”
白天他是电台里那个活力四射的主播,晚上九点另一份工作才刚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一两点,黎明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说:“你瞧,我这个大眼袋。”
公众号的运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黎明开始从网友关注的热点来分享一些吃喝玩乐的经验和福利,积累了近两年,账号从最一开始的几十个粉丝增长到如今37000。与其他一些武汉本土的美食公众号相比,粉丝数恐怕排不上前三,但是确带有独特的个人标签。
十年的美食主播经验,让他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自己的想法。首先就是声音,声音让人印象更深刻,不乏味。
关注公众号以后会有一段声音介绍,每周末会推送两条60秒的声音消息,“内容有点带心灵鸡汤口味,但却能让人感悟到一些东西。”
另外,公众号从今年开始推出视频类节目,也是湖北首家以微信为载体的美食真人秀节目。“嘉宾会在节目中竞技PK,为自己赢取品尝美食的机会。”,而说起每期节目的名人、嘉宾则都是来自圈子里的朋友,“全靠大家帮忙,才让我的微信号能尝试这种新鲜的方式。”
内容为底子渠道为嫁衣 期待抱团取暖
自从开始运营公众号,黎明有机会接触到了本土的一些自媒体朋友,其中不乏一些大号。“他们其中不少运营人是90后,运营思路挺大胆的。”
“他们像是一群赶上了新媒体浪潮的孩子们在玩,甚至轻轻松松就是上万的阅读量。”
说起自己的公众号,黎明坦言,要兼顾工作,精力有限。“现在每周只能坚持做两到三篇纯原创。”可是他却想尽快改善这种状况。
他为我举了个例子,“想要公众号获得长久发展关键还是靠内容,就像一个人如果长的不好看,总不能光想着去整容吧?”黎明用这句话道出了他眼中自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但原创内容靠什么来支持并坚持?不得不说的是,自媒体的盈利方式当前并不明确。
“拿我自己来说,一期节目拍摄剪辑成本并不低。”从黎明的话中透露,仅凭个人之力,并不是智举。他期待的是能和一些品牌、平台产生友好合作。让内容生产产出效率更高。
对于湖北本地自媒体,黎明希望大家能抱团取暖,良性发展。“如果有一些资源但和你不匹配,为何不友善地提供给其他自媒体朋友呢?”
随着众多的自媒体平台涌现,加入自媒体圈子的人越越多。综合式的自媒体的空间越来越小,越专业的作者,越可能在残酷的淘汰中存活。黎明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采访末尾,黎明还透露,近期打算去韩国釜山吃活的八爪鱼。说起这些时,他的眼睛又亮了起来。(记者 朱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