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获悉,三都县斥资7.6亿元抢救修复有着1386年历史的“都江府城”。
记者在位于都江镇老城区的修复现场获知,目前正在施工的是府城北门外老街区的改造项目,按照规划,该地段将改建为休闲古街,预计6月竣工。
此后,该镇将分阶段对古城区进行整治和复建。按原有风貌对古城的四座城门、5000米长的城墙以及炮台、碉楼、烽火台等建筑进行修复,对南山古驿道、都江万人坟、古戏楼环廊、南北校场等景点和遗址进行整治或复建,恢复重建滕久寿将军故居、湖南会馆、江西会馆、水牢、通判署等遗址遗存。
“都江府城”修缮项目预计总投资7.6亿元,力争到2017年的“五一”前建成完工。
“都江府城”修缮工作负责人称,“都江府城”极具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加快对“都江府城”的修缮工作,能更好地整合、挖掘、保护丰富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和传统建筑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城镇建筑风格,打造“都江府城”旅游景区,提升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
(徐健 本报记者 张仁东)
延伸阅读
都江古城遗址:
清朝“改土归流”的唯一见证
三都县文管所梁卫民所长称,都江古城遗址占地5050平方米,是清朝政府在贵州试行“改土归流”政策中所设的“新疆六厅”唯一留存至今的文物见证。其他五个古厅城:即古州(今榕江县)、抬拱(今台江县)、清江(今剑河县)、丹江(今雷山县)、八寨(今丹寨县)的古遗址均因旧城改造荡然无存。“因此,都江古城遗址等文物古迹成为贵州在清初实行‘改土归流’的唯一历史见证,显得尤为珍贵。”梁所长说,这不但是山城遗址的典型代表,更是研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证。
梁卫民所长表示,鉴于古城遗址的历史价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政府曾拨款对出现险情的部分城门进行加固维修。为保护现存的遗址以及古迹,三都文管部门多方奔走,并完成了对古城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的申报。2015年,经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专家的努力,最终完成了《都江古镇遗址保护规划和维修设计方案》。此次古镇的打造,就是以这个方案为蓝本来进行的。
本报记者 张仁东
都江府城:状貌尽毁 遗风犹存
据史料记载,都江府城现存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早在唐朝贞观年间成立都江府建制时就已建成。为保障城中百姓的安全,清雍正年间,都江府城的城门和城墙得到了大规模的改扩建,东门为凯旋门、南门为兴隆门,西门为广泽门、北门为演武门,四大城门上均建有文昌阁,楼台上安放有炮台,配有大小土炮。
家住南门不远处的付有光老人回忆,在自己幼年时,南门建有三层木制阁楼,第一层最宽敞,是大家看戏娱乐的地方,人们在这里闲谈哼唱,非常热闹;第二层是藏书阁,可以在这里阅览群书;第三层是藏物阁,放置玉器和器皿,阁楼上有鱼形铃,随风而鸣。
都江府城经历了清代“咸同年间”农民起义的烽火等劫难,如今状貌尽毁,但遗风犹存。 张仁东
(责编: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