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雅庐书场重新开张 96年历史见证上海书场变迁

    2016-05-24 浏览:

      文汇报讯 (记者李婷) 今天,有着96年历史的雅庐书场,将在黄浦区文化馆三楼重新开张。这个沪上历史最悠久的书场之一,5年前因所在地块改造面临拆迁曾引起各方关注。创建于1920年的书场,始建于柳林路,创办人之一是著名评话演员蒋一飞,1959年搬至顺昌路,深受几代老听客推崇喜爱。如今,书场迁入黄浦区文化馆三楼,重新开张的喜讯在老听客中飞速传播开来。

      据在场工作人员介绍,3月29日,书场开始接受订票,不到两天时间,首场演出的出票率已超过80%。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订票,许多老听众还是愿意来现场购票,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从宝山、闵行赶来的。记者昨天采访时,正好遇见从长宁区赶来购票的周老伯。他说,他在雅庐书场听书听了几十年,以前在顺昌路那会,差不多天天都去。

      这里承载了老听客们的美好回忆,更见证了上海书场近百年来的变迁。评弹虽发源于苏州,但上海对评弹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大量评弹流派在上海产生,大量流派创始人在上海走红。书场林立是评弹繁荣的最好见证。据史料记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曾有书场近600家,每走几步,就能听到路边传来的三弦和琵琶声。那时的评弹,堪称上海滩仅次于电影的第二大娱乐项目,是很多上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鼎盛时,演员要雇一辆黄包车在附近赶场。曾有知名的评弹演员甚至买了辆哈雷摩托,在各大书场间穿梭。每年春节,评弹界还有年终大会书的传统。四马路(今福州路)上的汇泉楼书场,一天有20多档同场演出,书场几乎彻夜通明。雅庐书场曾经做过一块木板镂空的“客满”标牌。后来木板赶不上潮流,书场又订制了“客满”的霓虹灯,就挂在休息厅里。书场老员工吴继平告诉记者,他记得最忙的时候,雅庐一天有好几档演出,冲茶的开水都来不及烧。

      书场规矩,票房好的演员被称为“响档”。为在竞争中胜出,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7档知名演员联合成整体,一起演出,几乎垄断了上海和苏浙一带的知名书场,演到哪里,哪里爆满,被称为“七煞档”。那时,上海不仅有“七煞档”,还有“评弹皇帝”“评弹皇后”。1948年 《书坛周刊》 举办评选时,读者投票踊跃。最终,一位名叫严雪亭的演员得票最高,荣膺“皇帝”。他总是单档表演,一人扮演葛三姑、小白菜、知县、醇亲王、扬州太太、绍兴师爷等多个角色。曾有传说,他一天就能挣到一根一两的金条。有人亲眼见过,严雪亭在雅庐书场说 《杨乃武》时,连三轮车夫都停下来不走了。

      雅庐书场重开的喜讯背后,上海书场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演员少、书场多,再加上旧区改造固定听客流失,市场在渐渐萎缩。

      根据上海市书场工作者协会最新出炉的四月份评弹节目单,沪上目前常年保持正常运营的书场不到40家。“单靠卖票的收入,书场是无法长期经营的,但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承担相应的费用。”黄浦区文化馆馆长孔晓敏说。迁入黄浦区文化馆三楼的雅庐书场,场内装饰一新,舞台上一桌两椅,两架麦克风,台下9排红木靠背椅,共55个座位,演出票价10元。除了设施升级,书场更增设了评弹主题馆,搭载多媒体展示手段,集中展现“百年雅庐”的变迁和评弹戏曲文化。书场门口,全年的演出排片已出炉。据孔晓敏透露,除了每天下午1点半到3点半的演出,馆里正在考虑晚上加一场精品演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相关链接

      雅庐书场大事记

      1920年6月20日,雅庐书场在柳林路48号创办,名为同乐大戏院,由严祖莱、于继祥及评话演员蒋一飞等6人合资经营。旧址场馆约90平方米,设长凳和方凳共150至200席。

      1959年6月1日,因公私合营,迁入顺昌路315号。剧场面积约200平方米,设长排软垫翻椅425座。

      1966年,曾改名“红旗书场”,不久停业。

      1978年,复业后坚持日夜开书二场,几乎场场爆满,一星期的书票在两个小时内售空。

      1993年,书场全年演出场次超千场,成为本市唯一超千场的书场。

      1994年,装修后的书场连续200天场场爆满,最多时一天演四场。

      2010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评弹艺术展演基地”,成为上海首批评弹艺术示范演绎基地之一。

      2011年,顺昌路地块改造,书场没有了固定演出场所。

      2016年4月1日,在位于重庆南路308号的黄浦区文化馆重新开张。

      热点新闻:

      上海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通知

      上海6大民生保障标准明起调高 最低工资增至2190元/月

      2016上海幼升小、小升初对口地段公布

      黄浦十大违停之首:违停高达105次 去南京交罚款

      柳岩遭伴郎团戏弄险些走光 贾玲出手搭救

      天气预报:

      申城清明假期局部有暴雨 3日白天风力增大



    上一篇:一位历史见证者对习马会的观察心得

    下一篇:阆中华光楼:因市成街的历史见证


    相关阅读

    • 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2家2025-04-18
    • 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2025-01-02
    • 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三2024-12-06
    • 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11-19
    • 朗玛信息第七次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2024-10-21
    • 冯保卫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冯军院长及执行局丁毅局长的一封实名公开反映信2024-09-01
    • 政策支持加码 引导外资企业“链”上布局2024-06-05
    • 打破西方封锁!这家中国企业,牛!2024-05-24
    • 钛媒体实地调研:中国企业“出海”越南之路2024-03-12
    • 57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快报亮相2024-03-06

  • 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2家
  • 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三
  • 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朗玛信息第七次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
  • 冯保卫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冯军院长及执行局丁毅局长的一封实名公开反映信
  • 政策支持加码 引导外资企业“链”上布局
  • 打破西方封锁!这家中国企业,牛!
  • 钛媒体实地调研:中国企业“出海”越南之路
  • 57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快报亮相


  • 历史上的今天
  • 2015-01-09大视野 铁血锄奸(五)囚歌书青史
  • 王震动员解放新疆 誓把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
  • 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2家
  • 日伪军警将刺杀案凶手锁定为北平“抗团”
  • 1942年拉包尔战役开始 11万日军驻扎此地
  • 中国派秘密部队军援越南 逾1400人永留异国
  • 冯保卫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冯军院长及执行局丁毅局长的一封实名公开反映信
  • 中国远征军多由壮丁抽来 三丁抽一做法普遍
  • 侵华日军在宜昌使用化学武器证据被披露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