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变迁中的大中楼
【核心提示】 “平阳府有座大鼓楼,半截子插在天里头。”千百年来,这句民谚名播大江南北,至今传诵不衰。鼓楼为俗称,今称大中楼。以其依云逼日,高大巍峨而著称于世,成为文人墨客吟诵之所,又因临汾地理位置独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尧舜古都,平阳大鼓楼历来皆为平阳胜景。“鼓楼朝晖”为今尧都胜景。
“平阳府有座大鼓楼,半截子插在天里头。”千百年来,这句民谚名播大江南北,至今传诵不衰。鼓楼为俗称,今称大中楼。以其依云逼日,高大巍峨而著称于世,成为文人墨客吟诵之所,又因临汾地理位置独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尧舜古都,平阳大鼓楼历来皆为平阳胜景。“鼓楼朝晖”为今尧都胜景。
平阳胜景大中楼
大中楼为一座建于高高台基之上的三层楼阁。基座为正方形,青砖砌筑,座高8米,长宽各40米,面积1600平方米,四面砌高宽各5米的券门,门洞十字相交,古为四方通道,上方各镌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石刻匾额(今为复制),四面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大中楼东西门洞南侧,各建一楼门,沿40级台阶而上皆可登楼远眺。中楼建于基座之上正中心,稳重敦实,构筑精巧,为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顶楼阁。通高43.75米,据说为全国最高,民间有天下第一大鼓楼之称。据《鼓楼大观》记载,平阳鼓楼比西安钟楼高7米,而西安鼓楼钟楼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钟鼓楼。
大中楼一层厅面为天井式彩绘隔板,精工细绘孔雀开屏、祥龙盘旋等民族传统图案。二层为梁架拱顶八卦藻井,四壁皆为碎格棂星窗,棂窗上部木格处,工笔彩绘尧舜禹传说故事和花鸟山水各64幅。二层厅外有回廊,出庭凭栏四顾,临汾之山水秀色尽收眼底:市内街巷铺锦绣,郊外山水叠翠流。
大中楼修建于何时?
大中楼建于何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一是推测,可能建于南北朝时的北齐,为了防盗报警。据《北史·李崇传》记载:兖土多劫盗,崇令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便尔擒送。北齐州州建鼓楼,北齐辖五十州,临汾为晋州,临汾鼓楼,可能建于此时。二是据史书《魏书·礼志》记载:太和十九年十一月庚午,孝文)帝曰:‘我国家常击鼓以集会。’”临汾城曾称白马城,始建于北魏取得平阳之初,作为军事城堡,白马城里的北魏兵士靠鼓声集合御敌,也不无道理。
因无史料佐证,以上说法仅为猜测。今之大中楼上有一口宋金时期大铁钟,钟高丈许,围一丈八尺,重达5000斤。钟上铸有以下铭文:大金明昌七年(即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四月十六日。皇基永固,宰辅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南无一万五千佛,南无五十三佛。”按此钟铸造时间,大中楼距今至少有800余年的历史了。
大中楼历经沧桑
临汾大中楼,饱经历史沧桑,屡有修复。据《山西省志》《平阳府志》以及《临汾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前,历代已重修过七次。
第一次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平阳发生大地震,鼓楼首遭毁坏。后金人定都北京,古平阳地理位置险要,被称为京都腹里,地方官对损残之鼓楼,进行改建,并取名中楼,铸钟悬于中楼之上。
第二次是元大德七年(1303年),洪洞、赵城大地震,在这次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8级大地震中,鼓楼塌毁,于大德九年(1305年)重修。
第三次是明洪武初年(1370年左右),因地震重修。据洪武《平阳志》记载,明初重修临汾城的同时,地方官邀请元末进士、国子监助教张昌(临汾人)题其二层匾额。东曰“太行形胜”;西曰“河山一览”次后为“河山一楼”);南曰“云天咫尺”,北曰“中州雄镇”。
第四次在明隆庆年间,据史书记载,隆庆年间(1567―1573年),蒙古鞑靼部入晋中、略隰州(今隰县),前锋到达霍州,平阳府在修东关城的同时,重修鼓楼,一为报警之用,佥事刘宗岱为三层题词,东曰“霍山屏峙”,西曰“汾水带紫”,南曰“尧天声教”,北曰“冀域岩瞻”。
第五次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当时重修鼓楼时,为底座四面券门门额题词,东曰“东临雷霍”,西曰“西控河汾”,南曰“南通秦蜀”,北曰“北达幽并”。东西南北的题词,概括了临汾地处山西交衢中心及其在全国的地理、战略位置的险要特点。
第六次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发生强烈地震,城内民房和古建筑塌毁无数,鼓楼也“檐牙倾坏”“仅存故址”。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西巡路过临汾,驻跸顾之,盖有??于睿虑者”,诏令地方重修,平阳府新任知府刘?下决心修复。工程于康熙四十六年(1705年)孟夏开工,康熙四十九年(1708年)春节结束。此次修复后,仅题三层东西两额(题词者佚名),东曰“乾坤楼阁”,西曰“望于姑射”。据刘?《重修平阳府大中楼》记载:楼成,父老请命名,刘?遂题曰“大中楼”。
第七次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民国十年(1921年),宁夏海原发生8级地震,波及临汾,镇守师长杨澄源和临汾县长刘玉玑共同倡议,于民国二十二年由各界人士捐资兴工修复。今鼓楼上留有临汾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陈凤标的修复碑刻,陈凤标在《重修大中楼碑记》说:临汾古城白马,陶唐之旧都也,自放勋迄今数千载,举凡此邦文献,与夫治乱灾变之所经,陈迹湮灭,不复可观。而孤寂所存,第见城郭、楼台、残碑、断碣之属,其中岿然杰出,夙称一邑之伟观者,大中楼也……据堪舆家言,楼殆县治风水灵秀之所钟,地方盛衰兴废之候欤。”由此可见,大中楼在当地官民之间的重要性,同时也证实了临汾大中楼的显赫盛名。
大中楼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坏,为1948年人为毁坏。据老年人讲,1948年据守在这里的阎锡山城防司令梁培璜惧怕城外的人民解放军攻城,嫌鼓楼太高,目标明显,不顾鼓楼的文物价值,让士兵将鼓楼拦腰拆毁,只剩底座与第二层。解放以后,鼓楼四个洞口都开着,里面紧挨着墙摆满了卖醪糟的、卖胡辣汤的、卖豆腐菜的、卖凉粉的、卖包子的……清晨,鼓楼通道特别红火,常有人来这里吃早点。后来,不知何故,鼓楼四面的洞门被人用砖泥封死。从此,幽并不达,秦蜀不通。
最近一次修复为群众自愿筹办,在尧都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组成了修复鼓楼委员会。自1984年开始,委员会人员分工合作,发动群众、募捐资金、邀请文物专家、设计图纸、敲定工程技师单位、勘察施工、组织专业人员采购木材、邀请国家知名人士书写匾额。1987年5月,大中楼按明代风格重修完工。大中楼再显巍峨,平阳重现胜景。同时,恢复了明代对鼓楼的称谓―大中楼。
新修复的大中楼门厅匾额,选用了明清时的原有匾词。三层东、南两面“太行形胜”云天咫尺”由解放临汾的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西面“望于姑射”由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作书,北面“窗宿斗牛”由军内著名书家李锋挥毫;二层4块门匾,东面“紫气东临”为洪洞籍全国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先生手笔,西面“襟山带河”出自蒲县籍革命老干部、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笔下,南面“乾坤楼阁”为舒体创立者舒同先生所书,北面“声和击壤”乃全国政协副主席、佛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写。
誉满华夏大中楼
重获新生的大中楼,四门洞开。二层存放了一尊象征临汾古城的铁卧牛,作为文物遗存供游人观赏。最底下,则安放了一尊敦实的铁牛,它双目炯然,昂首西望,仿佛在把临汾的沧桑巨变告诉世人……大中楼下,成了南来北往游人的歇息之所。更多的时候,是悠闲市民几人围坐在石桌周围,坐在石凳上打扑克、下象棋、唠家常。
大中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中楼文管所担负文物保护职责,隶属尧都区文物旅游局管辖。据了解,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加大了文物安全保护力度,实行24小时死看硬守保护制度,为文物安全及广大游客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在外地游客中留下了“不上大中楼,白来平阳游”的美誉。(张春茂 王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