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欣——1937年生,辽宁法库县人,被喻为“辽北乡土文化研究第一人”。1960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铁岭县评剧团、文化馆、县委宣传部、文艺宣传队、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区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单位担任过教员、编剧、剧团团长、文艺队长、宣传科长、剧目室主任等职。1985年任铁岭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获正高级职称研究员。多年来心系乡土文化研究,撰写了几百篇文章,介绍铁岭文化艺术特征及历史名人故事等。其中《高其佩和指头画》、《小凤仙在铁岭》、《李成梁故乡轶事》、《魏燮均及其诗》、《辽北辽金乐舞活动考述》、《关于辽北文化土层的问答》等流传广泛,其研究成果多有获奖。参与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铁岭资料本》荣获省文化厅二等奖,主持编撰的省重点艺术科研项目《铁岭戏曲志》和《铁岭曲艺志》均获得辽宁省艺术科研成果一等奖。合著有《辽北历史》、《铁岭历史名人》、《铁岭民间艺术荟萃》等书。
淡然若水待人生 执着严谨做学问
打了几次电话想采访徐天欣老人,可他都委婉的拒绝,即便是后来接受了采访,他一直说不要太多写我,没有什么大事,不必宣扬。我也在网上查了很久专门写他的文章,少之又少,却是在很多历史名人、文化现象挖掘等报道中发现了他的名字。因为,他致力于此,长情于斯。
对于徐天欣老人的印象一直很深刻,30几年前的记忆还会浮现得出来。那时,徐天欣为了寻访小凤仙在铁岭留下的足迹,偶然听说了我的祖母曾与小凤仙是邻居,便与同事来到家中访问。我记得当时的情形,祖母坐在炕上,徐天欣和同事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他穿着灰蓝的衣服,卡着厚若瓶底的眼镜,那样专注地听着祖母地讲述,以此后来有了《小凤仙在铁岭》这篇文章。多少年风雨而过,徐天欣经历过人生中的极痛,但他也用着对乡土文化的执着平复了那恸哭的伤痛。40余年,或更甚于长的时间,他依然会在这片乡土文化中不懈耕耘。
徐天欣心系乡土文化的研究,撰写了几百篇文章,先后公开出版了《辽北历史》、《铁岭历史名人》(合著)等书。他撰写的大量文章,有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它的开创性和地域性。他深知“越有民族性,越有国际性,越有地方性,越有全国性。”所以他撰写论文、考录十分注意研究和展现辽北历史文化艺术的表象和内涵;研究当代文化艺术则不忘其指导地域文化的应用价值。这主要体现在《辽北辽金乐舞活动考述》、《从古诗文中看东北秧歌》、《关于辽北文化土层的答问》、《试论辽北秧歌的历史特征》等文章之中。他的科研成果,曾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其中有的被市政府采用,被选进《铁岭市志》分卷《铁岭市文化志》。他撰写的《铁岭历史名人》一书,被认为是政府修志工作的突出成果,成了铁岭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教材,市长特为该书写了前言,向全市人民推荐。
徐天欣被喻为“辽北土文化研究第一人”,很多文化现象的研究和发掘都由他首先开始。他撰写的《高其佩和指头画》,阐述了铁岭指头画的源流。他撰文介绍法库人任庆泰是《第一个把中国戏曲搬上银幕的人》。徐天欣还考证并发现了铁岭的张德彝是第一个把外国戏剧介绍给中国的。他发表了《小凤仙在铁岭》、《李成梁故乡轶事》、《魏燮均及其诗》等文章。他撰写的论文、考录,有的被其他刊物转载,有的被外国刊物翻译刊登。
徐天欣对辽北文化事业的开拓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参编的《中国曲志、辽宁卷》,获得文化部的纪念奖;参与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铁岭资料本》荣获省文化厅二等奖。他撰写的论文《辽北辽金乐舞活动考述》,获得了辽宁省文化厅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太平鼓源流考略》获省论文一等奖。主持编撰的省重点艺术科研项目《铁岭戏曲志》和《铁岭曲艺志》均获得了辽宁省艺术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戏剧年鉴》载文“辽宁戏剧四十年”。在这篇戏剧史册中,徐天欣被列入辽宁戏剧界名人之一。
抢“活口” 为发掘铁岭乡土文化倾尽心血
77岁的徐天欣,曾任铁岭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在铁岭,谈辽北民间艺术,他是最有发言权者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徐天欣曾带领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长达10多年之久的辽北民间艺术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报告有数十万余字,这一成果为铁岭民间文化的发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这种美好梦想的支撑下,徐天欣上山下乡、风里来雨里去,到民间、到群众中、到社会生活中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工作。他参加了许多民间文化活动以及社团组织的活动,足迹遍布城乡各地。
为了挖掘民间民俗文化,徐天欣不仅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就连群众口头的一句俗语或是听来的一段小故事,他都不会轻易放过,而这种执着往往就成了他拯救一种历史事物或民间技艺的难得的契机。
有一次,他听到一句话——“三眼井是我爷爷修的”。他不由就思考“这眼井的来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当时又是怎样的背景”?于是他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打听说这句话的人,只要是在“三眼井”附近居住的居民,他都细细打听了一遍,最后找到了这个人。经过了解,当时银州城少有甜水井,而这眼井却是罕见,可不幸的是有人投井,导致大家对这眼井有了避讳。于是,被访的人讲述了自己的爷爷为了不让人再投井,自己花钱请人将这口井修成了三个眼,不仅大家可以再用,而且也保证了小井口不再能有人投井,此后讲述人的爷爷被大伙选为“百户长”。为此,徐天欣撰写了相关文章,让世人知道了这口井的由来。他说:“发掘铁岭的乡土文化不能离开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情,只要留心发现与铁岭有关的人和事去仔细研究,它们都是历史,是铁岭社会发展趋向。
2009年,徐天欣听说一个二人转艺人手里有一本二人转唱本手记。于是,他辗转找到了这个二人转艺人。当他看到这个手记时,是用宣纸小楷抄成,清目俊秀,前后字迹统一和谐,当是一气呵成之作。从发黄的纸和字形笔法可知它是在清末民初所抄。抄本在开头处还写着:“独唱,用《摔镜架调》……”凭借多年的研究经验徐天欣判断出这是一张以《露泪缘》(哭玉一回)为内容的二人转演出本抄本。徐天欣回忆说;《红楼梦》曾经被越剧、东北大鼓等许多艺术曲种演绎,可现在发现的《露泪缘》(哭玉一回)竟成了二人转单出头的演出本,这还是第一次。这说明现在很多传统二人转剧目的早期创作已经有文人参与了。
“要想弄清任何一项民间艺术的来龙去脉,都需做大量的工作,包括查文献、阅档案、查地方碑记、搜集文物等,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就是‘抢活口’。过去,民间艺术基本不入正史,它的传承形式只能靠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也就是‘师父带徒弟’,所以,最真实、最充实、最鲜活的材料,只能通过艺人们的讲述与表演。”徐天欣感慨地说。
传承文化 助“非遗”风采世代传
采访徐天欣时他让我看到了一本书,书名是由朱广旭主编的《徐天欣著述索引》,这本书全面记录了徐天欣从来铁岭到退休几十年中,撰写的文字资料。一本著述索引就用了117页,原书稿估计能塞满一组书架了。用该书编者的话讲:“徐天欣的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他曾主笔《铁岭文化志》,主持编纂写了《铁岭戏曲志》、《铁岭曲艺志》、《铁岭二人转志》,主编多种内部艺术刊物。同时还发表了数百篇艺术论文、考录及通讯等。这些成果揭示了铁岭地域文化的丰富底蕴,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作用,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铁岭地域文化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和历史信息,具有较多的资讯和利用价值。” 从三千年前的彩陶制造,到秦汉时期的祭天舞蹈、青铜透雕;从辽金时期的壁画、线刻、仪仗百戏、臻蓬蓬,到明清时期的石雕、指头画、彩绘、太平鼓、二人转、面具舞、伞灯秧歌……都有所涉猎、评说。可以说,徐天欣一生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治学态度严谨,有时为获得第一手材料,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抢活口、阅文献、看家谱、查档案、辩手稿、收实物、抄碑文、鉴古玩这些渠道,挖掘整理了文化遗存。
一般人认为,退休后没事儿干就养花种草哄孙子玩儿,可徐天欣非但没有好好的颐养天年,却依然为文化事业再发余热,期间正值我市提出创建文化名城和文化部关于开展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作为乡土文化的“活字典”,徐天欣被聘为铁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成员,从2005年至2008年我市先后向省文化厅申报了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铁岭二人转》、《铁岭朝鲜族面具舞》还被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尤其是《铁岭朝鲜族面具舞》的普查立项申报,徐天欣亲自指导保护单位,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岭伞灯秧歌》同样倾注了他的心血。为了寻找能够表演伞灯秧歌的传人,徐天欣多方打听,最后找到了铁岭县的老艺人党玉魁,这对于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来说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他数次参与这些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讲代价。他烟不抽、酒不喝,有时赶上召开专家论证会开会,还自己花钱打车参加,现在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实在不多,而他做到了。
2008年,他被评为铁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先进个人,这应该是对退而不休的他最好的社会评价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见到了、听到了,我不记录下来,不挖掘出来就遗失了,那是多大的遗憾。我还要继续为铁岭地域文化建设出力,以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