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在中国文化史上,版画是一个十分寻常,总被人忽视的艺术门类。它已传承千年,曾是人们对信仰与美好生活的寄托,如今却在艺术领域日渐式微。但在当今艺术界的纷繁与功利之中,仍有人痴迷版画这门传统国粹。在石家庄,祁洪禄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给版画圈出一方净土的人。
版画离我们并不远
祁洪禄年纪四十出头,自己经营着一家小有规模的防雷企业,经商之余的爱好就是涉猎艺术领域,这其中,他又对版画情有独钟。自己这几年收藏的版画已经超过了三百幅。
说起版画,现代人脑海中总是会先闪出一丝陌生。祁洪禄对记者说,“其实版画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并不遥远。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钞票,还有过年的年画,就是最典型的版画,只不过大家不留意或不了解罢了。”
目前,世界上能够见到最早且有确切纪年的版画实物,是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佛教《金刚经》中的说法图,图中的人物线条圆润,姿态秀美,刀法纯熟细腻,可见当时的版画艺术,已经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地步。这幅作品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版画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
对于中国传统版画的地域划分,祁洪禄也做过一番考证,他说,“像杨柳青、桃花坞这些有名气的年画产地,距离都相隔100多公里,这是因为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一个地方生产的年画,辐射范围大致就是周边百公里”。
以刀为笔刻木传神
祁洪禄告诉记者,进入近现代,提到中国版画就不能不提到鲁迅,他在上世纪30年代倡导发起了新版画运动,使得中国版画迎来一次创作高潮。中国版画也从1931年开始,出现了复制版画与创作版画的分水岭。当时全国各大报刊,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开辟了版画版面。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全国各地普遍物资匮乏,版画因为创作材料易得,便于印刷,成为了新闻战线上的“生力军”,那一时期的版画色彩单一,线条粗犷苍劲,在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起到过传递信心和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版画艺术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潮迭起,不过,在改革开放后,受国外新兴艺术的冲击,以及人们的审美日趋呈现多样化,版画市场的步伐几乎是戛然而止。
谈到这里,祁洪禄说,“版画如今不受青睐,主要原因是因为可以复制,在很多人眼里就不属于有唯一性的艺术品,而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其实这是误解,版画家是以刀为笔,刻木传神。一幅好的版画从构思、刻版,再到最后的印刷,也倾注了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与心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现代的版画作品,都会标注印量,一幅优秀的版画可能就印十几张,价值并不逊于其他画种。”
困惑中的积极因素
尽管国内版画消费市场几近停滞,但祁洪禄告诉记者,中国的版画创作却一直未曾丧失创作活力。目前的版画创作,已从过去单一的木版画,发展为石版画、铜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多个门类。
祁洪禄说,“我国艺术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在国际上,版画是一大画种,收藏鉴赏也十分成熟,欧美大的拍卖公司都有骄人的版画拍卖纪录。但在版画起源的中国,它跟国画、油画相比,地位却差得太远。”
2013年时,祁洪禄在石家庄举办了中国当代版画邀请展,他从自己的收藏中,选出了80余位国内版画名家的100余幅版画精品与公众分享。这些展出的作品中,有的风格古拙,有的意境苍茫,一些丝网版画则充满了后现代气息,让参观者颠覆了对版画固有的认知。对这次展览,祁洪禄自己感到比较满意,“中国版画在一段时期遇到了一些困惑,但版画家们用自己的创作热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画种顽强的自我革新机能,在困惑当中,积极的因素也在萌生。如果通过展出自己的版画收藏,可以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版画这一古老的画种,展览就有它的意义。”祁洪禄说,“版画是很‘中国’的艺术种类,在国际上也非常受认可,相信懂得版画的人会越来越多,这项国粹还会迎来新的创作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