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伟人题材全新演绎
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剧照。
本报记者 陈薇
它是中国第一部伟人题材的动画电影,第一次将毛泽东的形象以动画的形式搬上了大银幕;它是一部传载湖南文脉与神韵的影片,真实还原了19世纪末湖南农村纯正的湘韵湘味;它从孩子的视角讲述少年毛泽东的“成长的烦恼”,为当代家庭的亲子教育带来深刻启示。它,就是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
忐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历时3年精心创作,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将于6月与观众见面。目前该剧进入后期宣传,蓄势待发。这部由湖南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文远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辉宏置业有限公司和求是影视中心联合出品的伟人题材动画电影备受关注。
作为发起人,潇湘电影集团旗下的潇湘动漫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涛坦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未知的风险我们内心其实是忐忑的。”据了解,迄今为止,国内还未出现过一部伟人题材的动画片,因而这种举动前所未有;以何种动画形式来表现毛泽东的形象,也没有任何可参考借鉴的资料,难度可想而知。那么,作为该片的主要制片方——潇影集团、湖南文远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辉宏置业有限公司,为何要“啃”这只螃蟹呢?
“从情感上来说,我们湖南人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动漫人,我们希望能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展现伟人的多面性;从机遇上来说,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环境相对宽松的好时代,这部动画电影不仅很快获得了毛新宇少将的授权,动画电影的剧本送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时也是一次性通过的。我们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李涛回答。
然而,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是否意味着这部电影后来的路走得一帆风顺呢?
较真:“字字有来历,事事有出处”
这一路,《少年毛泽东》走得很有争议。
“从剧本内容到角色设定,我们内部的创作团队也一直在较劲。”该片总导演、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与艺术设计系主任雷珺麟透露了一个细节,即关于影片中的少年毛泽东留的辫子,是设计成“又粗又长”还是“又细又短”,创作团队内部争执了好久,最终毛泽东的辫子选择了“又粗又长”的方案。
“剧本修改经历了1年半时间,人物形象设计也花了至少1年时间。”在雷珺麟看来,这部影片的美术创作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一切创作都建立在严格考证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字字有来历,事事有出处。”影片中诸多动画场景,均源于真实的韶山实景,毛泽东故居、韶山冲田间、南岸学堂等场景都通过史料考证、实地采风,以三维动画形式还原于影片之中;包括服装、道具等元素也是在找到“考古”依据上再发挥的。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部地道的“湖南动画”。从湘式祠堂、庙会,到湖南皮影戏、唱腔;从趣味的湖湘童谣到毛泽东年少时所做诗词,特色的语言文化加上风土人情,使得整部影片传载了湖南的文脉与神韵。
“从一开始我就要求,这部动画影片要有浓郁的中国风,要与当今流行的日式、美式动画风格区分开。”在雷珺麟看来,这部动画影片承载着所有中国动漫人的美好心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期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品德观念”
这是一部红色题材的动画作品。影片中的少年毛泽东聪敏好学,他既是小伙伴们心目中有勇有谋的孩子王,也是父亲、私塾先生和乡亲们眼中不服管教的“异类”。善良勇敢、向往自由的毛泽东对自己,对未来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打破了小山村韶山冲的安宁,经过抗灾、抢粮等一系列事件后,少年毛泽东选择踏出韶山冲,走向广阔天地。
“虽然是伟人题材,但我们希望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的山村阳光少年励志成长、走向未来的故事,不需要拔高到一个伟人忧国忧民的高度。”雷珺麟说。通过大胆创新,制片方以动画这种轻松、欢快的形式重新演绎了这样一个特殊的题材,为今天的少年儿童提供一个更直接、更有趣味、更形象地了解伟人童年和成长经历的渠道方式。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面临诸多困境时,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朴实的善良、勇敢、向上、好学、敬老尊贤等优良品德,并最终成长为一个小英雄。这些美德也是当今的孩子所缺失的,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将本民族一些优秀的品质传承下去。”该片艺术总监、潇湘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