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文化视点:上海打造世界音乐剧“第三极” 新华网上海频道新闻

    2016-04-22 浏览:

      新华网上海10月22日电:上海打造世界音乐剧“第三极”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

      在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之外,上海一直梦想成为世界音乐剧舞台的“第三极”。从开设国内领先的音乐剧专业起,近年来上海不仅建成了专业音乐剧剧院、两度排演西方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还推出了首部剧场自制的品牌剧目。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国内首部由音乐剧剧场量身自制的“百老汇音乐剧集锦”——《极致百老汇》第二季在上海热演。专业人士认为,上海在打造世界音乐剧“第三极”的征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剧院自制不是梦

      华灯初上,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老地标“文化广场”再度点亮音乐剧的霓虹……在这座国内罕见的下沉式音乐剧剧场响起了极具穿透力的歌声,中国本土音乐剧演员凌其尔以一个出乎意料的开场,震撼了台下近2000名观众。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来自纽约和伦敦的制作人、指挥及主唱挑起大梁,中方20多位音乐剧演员参与其中,他们共同完成了《极致百老汇》第二季的演出。观众既可以欣赏到《剧院魅影》《猫》《悲惨世界》等世界经典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又可以与《狮子王》《怪物史瑞克》《妈妈咪呀》《发胶星梦》《蜘蛛侠》《女巫》等时尚音乐剧亲密接触。

      “剧院自制品牌剧目及可持续的驻场演出,是西方音乐剧产业的重要标志,而中国仍在探索之中。”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告诉记者,从2011年10月,剧院重建开幕的第一天起,就规划自制作品,从《极致百老汇》这样的集锦演唱会启动实验,相对比较稳健。

      从2011年秋的第一季演出到今年的升级版,《极致百老汇》不仅演唱曲目有所调整,还训练出一批出色的国内演员。《极致百老汇》制作总监费元洪分析,对于剧院自制品牌音乐剧的运作而言,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但还需“摸着石头过河”慢慢积累经验。

      “描红”接受观众检验

      脱胎于轻歌剧的音乐剧,诞生于欧美,对中国观众而言仍相对陌生。很多人不曾看完一场音乐剧演出,但都知道音乐剧《猫》中那首脍炙人口的独唱《回忆》。与歌剧略有不同,音乐剧以更亲民的“草根”口味,将戏剧、音乐、歌舞融于一炉,兼顾了传统剧院演出和流行文化传播的双重价值。

      几年前,在上海筹备西方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就提出,现阶段而言,中国本土的音乐剧市场还只在“学步期”,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孵化”过程。由此还产生了中国音乐剧产业的“描红”理论,即引进西方经典音乐剧的版权、“依葫芦画瓢”出品中文版,原汁原味一步步学起。

      值得一提的是,《妈妈咪呀》和《猫》两部中文版音乐剧从上海出发走向全国,已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出品方亚洲联创公司总经理田元介绍,《妈妈咪呀》全国巡演累计票房达8500万元,刚刚结束的《猫》上海站首轮票房就超过3000万元,平均上座率达八成五。

      产业化之路如何可持续

      无论是上海文化广场的品牌自制探索,还是亚洲联创公司的经典中文版制作,时下都面临演出市场较高制作成本的考验以及观众口味的挑剔。

      “上海这座城市,如果每晚能有20多出中外剧目同时上演,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音乐剧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金复载教授曾这样提醒。早在10年前,金教授和他的团队就曾尝试过《日出》《我为歌狂》等本土音乐剧制作。在他看来,本土人才和本土观众已经经历了一个共同成长的阶段,若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依然需要富有中国元素的原创作品。

      张洁分析,即使是在上海这样一个音乐剧认知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仍需要亲民的大众化票价来“养”观众。比如,今年文化广场进行了大胆实验,综合过去一年的平均票房测算出200元-300元是中国观众基本能承受的价格,于是在《极致百老汇》演出中取消高于300元的各级定价,以回馈的心态来“孵化”音乐剧爱好者。

      田元认为,除了观众支持,从拓展产业链的角度看,扣除初期的成本,一家专门出品音乐剧的公司还需要拥有自制剧品牌、签约明星、衍生产品及固定的驻场演出场地等。今年在《猫》的中文版中,田元的团队就在衍生品开发和签约演员等环节做了不少新尝试。

      令业内人士兴奋的是,继文化广场后,在方兴未艾的上海音乐剧市场上,徐汇滨江、苏州河北岸等地,也拟规划建设新的城市文化娱乐中心,音乐剧剧场也都在考虑之中。

      “中国不仅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的演员也很优秀,充满活力,他们渴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音乐剧才能,我想我在上海看到了希望。”《极致百老汇》第二季导演保罗·格里芬说。(完)



    上一篇:我市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升温

    下一篇:曾应明谈民间文化产业创意:做“精致产业”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2015-06-09这里是北京 美食进京路——四川的味道
  • 麦家:在圣保罗找到文昌书局像见到久违老友
  • 热贡保留原始血祭仪式 活佛选定六月会法师
  • 大英博物馆藏品达800万件 承担文化交流职责
  • 2015-07-09这里是北京 京津冀三地国宝进北京
  • 2015-11-14这里是北京 钞票那些事儿
  • “中加文化交流年”在温哥华揭幕
  • 文化视点:新媒体给文学带来了什么?
  • 张献民:八十年代留法 波兰斯基讲分镜头
  • 拉合尔居民生活依然朴素 少被现代化所侵袭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