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文化视点:访国画家赵贵德(组图)

    2016-04-22 浏览:

    赵贵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李小龙 摄

    望春回 赵贵德 作

    文化视点

    甘肃应成为当代中国美术的重镇

    ——访国画家赵贵德

    在认识画家赵贵德之前,我先认识他笔下的马。他的马,无疑是“铁马”,雄赳赳,气昂昂,仰天长啸,桀骜不驯,四蹄踏出青铜之音,长鬃飞扬金属之声。这样的“马”,给人一种穿透灵魂的“铁质”,给人一种勃发向上的力量。

    近日,赵贵德到甘肃采风。这位年逾七旬的老先生穿着牛仔裤、黑布鞋,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谈吐风趣。在与记者交谈中,思想与激情如他笔下奔腾的骏马,天马行空,纵横驰骋,挥洒自如。

    赵贵德1937年出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贵德早期的艺术之路是艰苦的,也是辉煌的。他7岁丧父,家境贫寒,只上完小学就辍学了。17岁参加工作,在北戴河一个文化馆当服务员。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执著,他在单位三年实现了“三级跳”:第一年当美工,第二年当美术干部,第三年当上了美术编辑。之后,他经常下乡作画,画了一摞又一摞的速写。当时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大公报》《河北日报》《天津画报》《河北画报》等报刊几乎每天都发表他的画作。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描、组画,大大磨砺了他的艺术表现力和内在功力,使他的创作不断进入新的境界。一时间赵贵德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也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热点,当时河北美术学院邀请他为全校师生讲述他在艺术追求上的创造精神。

    “我这一生第一是看画,第二是说画,第三才是画画。”赵贵德说,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整整当了40年的报刊美术编辑,60岁退休后又当了9年的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他业余画画的时间少得可怜,但在长期的编辑和领导工作中,他不断学习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不断进行哲学思考、艺术思考和文化思考。多年来,虽然在人物画方面取得了骄人成就,但始终有一股子闯劲的他并不满足。“艺术必须是原创的、超越的和五光十色的,必须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

    大墨浑彩 赵贵德 作

    在画了20多年人物画之后,赵贵德毅然挑战自我,转而画马。在之后30年的苦心锤炼中,他反复琢磨,从“画马”到“非画马”,他笔下的马已完全超越了马的本身,既不完全像马,又完全不是马,已幻化成为人们理想中的神灵和精神图腾。赵贵德告诉记者,他画马已经对“马”不负责任了,画马最终是为了画人,通过马的“精气神”体现人的“精气神”,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进取精神和蓬勃向上的品质。他说,任何艺术创作都靠一股子“气”,没有“气”,艺术就没有生命,就会死亡。这个“气”就是文化底气,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应浓缩中华文化的经典,通过艺术的传承,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我非常渴望创造大美、壮美和雄浑之美的艺术,更希望在我创造的作品内涵里,能够支撑起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脊梁。终于我从‘画马非画马’的换位思辨中得到了灵感,让马幻化出大气磅礴,势不可挡,有声有色的精灵,用音乐呐喊的形象。”赵贵德如是说。

    有评论家指出,观赏赵贵德先生书体酣畅、铜彩斑斓的飞黄神骥,人们不得不叹服这是独一无二的“燕赵之马”,是血气方刚、情系长空的心像之马,而绝不是曹霸、韩干、李公麟、龚开等人的肥马瘦马,也不是徐悲鸿大师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神逸之马。他是把马作为心灵形象来表达,并把马作为一种表达情绪的独特符号了。他是针对当代中国文化精神和时代的美学结构,选择的一条讲究语言表达的神韵,讲究形式感,讲究精神内涵,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创新道路。也有评论家认为,观赏赵贵德的“铁马”系列,总感到他还有一条根扎得很深或是一条无形的源于血脉的“祖”根。赵贵德是满族,属镶黄旗。从艺术人生来讲,民族的血缘在任何时候也是割不断的。“一旦找到了马,我就好像找到了寻求已久的精神依托和信仰。”赵贵德说,造物主把众多之美集中到马这种动物身上,比人更纯粹。画马,使他充满热血激昂的血缘亲情,点燃了雄浑壮美的生命火把。

    赵贵德以马为载体的中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并获奖,作品《激流》《春潮》《大风歌》《神骏图》曾分别入选第六届、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美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作品《叼羊》获亚运会体育美展银牌并和《速写探求》专著分别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政府最高奖)。《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性报刊都从不同学术角度对赵贵德的艺术成就做过专题介绍。“这是我第4次来甘肃,对甘肃留下了深刻印象。”赵贵德说,他作为河北人,燕赵之地壮美、雄浑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历史文化对他影响很深。甘肃的群山、大漠也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其地域特色与太行山一脉贯通,息息相关,大气磅礴,我想任何一个艺术家来到这里都能体味到文化层面上一种厚重之美和勃蓬奋发的精神。

    赵贵德由衷地赞叹道:“甘肃丰厚的传统文化让我很震撼,一个敦煌就是一部经典!”他说,甘肃是古丝绸之路最主要的通道,这里积淀了中国上千年的经典文化,在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过辉煌的成就。他对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赞不绝口,认为该剧非常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愧为经典之作。“甘肃能出经典舞剧,同样也能出经典绘画,因为甘肃有这样的文化基础。”赵贵德认为,甘肃应成为当代中国美术的重镇。他觉得甘肃在艺术创作上应该走三段路,一是陇上行,在这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二是黄河谣,体味“母亲河”的广阔胸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塞北风,感受张扬大气的、以气贯通的民族气质。赵贵德说,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戒除浮躁,甘于寂寞,老老实实做学问,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



    上一篇:我市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下一篇:保护好“看得见”的湖湘文化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2015-06-21新杏坛 粽香五月话端午
  • 吴晓波读诗《我写过断指》
  • 2015-11-14筑梦天下 集装箱房子 诗意的蜗居
  • 文化视点:逛甘博,与“十大珍品”约会
  • 2015-06-10家事 长白山野人参的传奇事
  • 2015-10-13这里是北京 燕京八绝——取材有道
  • 2015-06-11探索发现《手艺》第五季之《藤漆皮枕》
  • 2015-06-14这里是北京 京津冀——大师来了
  • “虎妈”:女儿读大学后也我对他们零控制
  • 2015-06-17扬帆走海丝 第十九集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