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希近影 本报记者 张铁梁 摄
走进画家陈伯希的家,就像走进了画廊。客厅、画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字画,画室案头一幅墨迹未干的花鸟画正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房间里各种盆景花卉竞相绽放,香气宜人。年近九旬的陈伯希,笑盈盈地从画室走出来。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与记者的交谈中,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艺术的陶冶和欣赏中,如沐春风。
“我这一生画了70多年画,绘画是我唯一的本领。”陈老谦逊地说,这70多年,有顺利的时候,也有坎坷的时候,但不论境遇如何,他都没有放弃美术事业。他始终认为,绘画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品种,普通群众直接用眼睛来“读”,就能看懂一幅画,不像文学作品,要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才能读懂。在远古时期,绘画艺术就已经存在了,比如陶器、石器上的绘画,都能给人民群众直接的视觉感受。“我之所以选择画画,就是因为它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艺术。”
陈伯希192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书香门第,1936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甘肃工作,先后担任过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顾问,甘肃省美协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务。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版画、国画、书法、篆刻作品造诣深厚,是国内外书画界享有盛誉的书画艺术大家。他不仅为甘肃美术创作奉献了一批载入甘肃美术史册的优秀作品,还在培养和发现美术人才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成为甘肃当代美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受条件的制约,陈伯希主要从事版画、漫画和连环画的创作。他与战士们一道,南征北战,利用手中的刻笔和画笔,反映战斗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曾出版过多集石印、油印的宣传画集、连环画,深受群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陈伯希选择了花鸟画。他说,绝大多数植物,包括人们吃的粮食,必然要经过花期,才能最终结出果实,才能造福人类。人民群众通过劳动给作物浇水、施肥,在劳动中接触花鸟,亲近自然,并产生感情。因此,花鸟是群众最熟悉的,也是群众最喜欢的。“我画群众最喜欢的东西,群众才能喜欢我的画,才能与群众达到交流和沟通。”
几十年的磨砺与探索,使陈伯希对花鸟画这一中国画最优秀、最成熟的画种有了创新和发展。他用5个字概括了他的花鸟画的创作心得:首先是“义”,指的是花鸟画家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有义,才有真性情。他的“义”,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为群众服务;其次是“意”,就是抒情达意,表现画作的意境和意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趣;第三是“艺”,是指画家的技法和素养。艺术家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社会知识,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和表达群众的喜怒哀乐。越是精品,群众越喜欢,普及得也就越快。第四是“益”,就是画画能给群众带来好处。一幅画,群众看了喜欢,这就是“益”,说明引起了群众的共鸣。或者能使人反思,催人奋进,更是“益”。第五是“毅”,是指花鸟画家在发现美、创作美的道路上执著勤奋、超越自我、永不停歇。
陈伯希在花鸟画方面不断创新,近几年开始画“大画”。他说,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对各类艺术创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幅画作的出现,是现实的需要,比如在大会堂、地铁站等地展示,必须是“大画”,才能看得清,才能有气势。跟着形式的改变,他的绘画内容也在变,很多作品画得更充实、更饱满了,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时代精神。“传统的画,主要是从一枝一叶中,欣赏笔墨的高超,技法的精巧。但现在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大家就更喜欢丰富的、饱满的、喜庆的、雅致的美术作品,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适应现代的笔法,创作出色彩斑斓、充实饱满的艺术作品。”
欣赏陈伯希的花鸟画,总能给人一种花团锦簇、色彩明丽、喜庆祥和、积极向上的气氛。“这与我的内心情感是一致的。‘画花非画花’,画花鸟其实是为了画人,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画作《本色》中,只有绿的荷叶,红的荷花,看上去“大红大绿”,但一点也不俗气。“这正是自然本色的体现,绿的就是绿的,红的就是红的。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表现其真善美,露出做人的本色,待人真诚守信。”大幅画作《风尘》,画的是大片向日葵遇到沙尘暴,你碰我,我碰你,一时迷失了方向。但当沙尘暴一过,向日葵照样向着太阳,照样跟着真理走,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莲莲俯首》画作里,洁白的莲花纷纷低头俯首,似在思索。陈伯希这样解读:“人常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可是,荷塘会不会也有农药污水之类的污染呢?而联系到我们人类,是不是也应像荷花一样经常低头反思:我们的灵魂是不是也被某些东西污染了?正所谓‘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不得不让人深思。”画作《叶繁不掩秋荷香》,更是主题鲜明,意境深远:黑色的芦苇象征社会阴暗面,红的荷花象征着阳光正义。芦苇再怎样枝繁叶茂,但永远挡不住荷花的清香,意喻邪不压正……
去年11月,88岁的陈伯希举办了有生以来第一次个人画展。尽管之前参加过全国无数次画展,尽管作品被很多知名馆堂收藏,尽管他的艺术成就早已蜚声海内外,但他总是对自己不满意。“70年了,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一个汇报了。”这次个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他崇高的人品和精湛的画品所敬仰和感动。目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为陈伯希出版画册合集15种、个人专集8种,国内多家媒体对陈伯希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
陈伯希一生淡泊名利,他从不主动宣传自己。去年举办个展后,对于各大媒体对他的大量报道,他笑着说:“画家不是吹出来的,是靠作品保持话语权的。不过,大家一提到陈伯希,都说这人是甘肃的,这对甘肃也是个宣传。”陈伯希一有空就下基层采风,进车间、访农户,体察群众生活。他每次下去,走一路,画一路,分文不取,将画作赠送给当地群众。2008年到陇南,共留下了120多幅画作。今年夏天到天水,同样留下了大量作品。“只要人民群众喜欢,把画留到民间才更有意义。”陈伯希还经常参加赈灾义卖活动,在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都带领甘肃书画研究院的书画家们为灾区赈灾义卖。
在谈到当前中国画的现状和前景时,陈伯希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画最大的优点就是追求写意。不论是大写意,还是小写意,这方面近年来都有些减弱了,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从事中国画的画家,应继承和发扬写意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中国画的这一精髓。这方面要靠社会知识的积累、思想水平的提高。否则,知识面不广,文化素养不高,社会阅历不深,画出的画必然是“死”的,是没有灵气的,更表现不出一种“精气神”来。
如今,已到了望九之年的陈伯希,仍笔耕不辍,且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我对画画的态度是默默地耕耘,悄悄地作画,发挥一点余热,冷暖自知。”他说,自己始终保持清醒,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自己知冷暖,群众才能感知到你的冷暖,才能随时随地与群众达到一种交流。“我的一生都是为群众作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今后更是如此!”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