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上,人们看到了张隆溪、陈平原、李欧梵……上海书展上,则有葛兆光、王安忆、易中天……
在这场民众享受的“文化盛宴”上,大家与大众碰撞出“火花”。两度亮相上海书展的作家陈忠实赞叹:“上海书展,读书风气很浓。”台湾星云法师寄语上海书展:“读快乐的书,读‘有用’的书。”
事实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上海和香港都曾是文化大码头,出版机构林立,名人、大家乐于会聚于斯。只是曾几何时,匆忙的人们淡忘了“码头”的精神内核。
今年,从香港到上海,知名文化人展开了一场解读中外名著的“接力赛”。在演讲现场,因座无虚席而不得不席地而坐的读者,依然显得意犹未尽。这令人对不久之后的北京书展、台北书展充满期待。
书展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面镜子。
90万人次的人气,令外界再度感慨“香港根本不是‘文化沙漠’”。上海书展的人山人海、书山书海,也再次检阅了“海派”文化的“软实力”。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之一,文脉的传承一度令人担忧。几年前,上海提出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追求,并希望打造“学习型”城市。面对一届书展,“永远匆匆忙忙”的上海人,试图“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来”。
一座城市的崛起与一个书展的红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认为,书展的意义,不在于“销售多少”,而是对一座城市的持续发展、持续创新、持续的竞争力而言,格外重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座大都市洗尽铅华,当人们纷纷打开书本,书展正在把更美好的梦送入人心,留下的是厚实与厚重。
书展是一种无言的诉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在熙熙攘攘的书展人潮中,可以看到中国大都市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