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中国纪录片在成长中见证“真实的中国”
新华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张建松 肖春飞)在中国,纪录片很长一段时期曾被看成是宣传片的同义词。不过随着市场化的到来,中国电视荧屏里的纪录片类型越来越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万象、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广袤的自然现象。
纪录片《劫后》讲述的一位中国四川地震灾民的故事。由于真实记录了中国普通百姓面临地震大灾难时的生活态度和内在力量,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5届上海电视节上获得了亚洲纪录片金奖。
“我们看了上百部优秀作品。中国参展的纪录片丰富的社会题材、细腻的表现手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这些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第15届上海电视节评委会主席、法国著名制片人米歇尔·诺尔评价说。
纪录片日益成为中国观众爱看的电视节目。中国许多电视台纷纷开办纪录片专栏,甚至推出纪录片频道。2002年,全国只有上海电视台SMG纪实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专门播放纪录片,现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三套、重庆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都致力于纪录片的制作与播放。
“目前,金鹰纪实频道的收视率上午和下午都在2%以上,显示了纪录片频道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湖南省广播影视集团副总编辑盛伯骥说。
调查显示,中国的纪录片主流观众以男性为主,在收视人群中,高职位、高收入、高学历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居多。第15届上海电视节发布的《上海大学生电视关注度调研报告》还显示,纪录片已成为上海大学生最爱看的一类电视节目,仅次于电影和人物访谈。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纪实频道是中国最早开通的专业纪录片频道,目前已扭转了创业初期亏损局面而进入了盈利时期。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新闻类节目的收视率正在不断攀升,这表明电视的作用正在从娱乐工具回归到大众传媒。纪录片虽然与新闻类节目有区别,但两者都是讲究真实性。从这点来看,纪录片今后的收视率和市场均有很大的上升空间。”SMG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说。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孙剑英认为,目前中国有2200多个频道,纪录片并不缺播出空间,最缺的是优秀的纪录片内容供应商。由于纪录片制作时间长、有的拍摄成本很高,但在中国电视市场上卖的价钱并不高,使产业“断链”,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制约了纪录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拍纪录片不会让你像商业片导演一样发大财,纪录片需要很多的付出,而得到的很少。”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彭小莲说,“纪录片导演要耐得住寂寞。”
直至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家有实力的纪录片专业公司,仅靠电视台和政府投资拍摄纪录片,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对真实反映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纪录片也很欢迎,但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大多还不能与国际接轨,国外电视台经常只能采购一些中国纪录片的素材,回去再重新剪辑加工。”第15届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委、澳大利亚导演彼得·杜·凯恩说。
这位导演还表示,一些中国纪录片一味地模仿西方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正在逐渐失去中国标识,这是发展中的中国纪录片市场值得警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