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正在山东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近2000场次各类演出、150多个展览活动将在舞台上陆续呈现。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秉承“艺术的盛宴 人民的节日”宗旨的中国艺术节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但就中国艺术节本身来讲,悄然之间发生许多积极的变化。
变化一:从单一舞台艺术到多种艺术形式的荟萃
1987年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热闹但稍显单调,整个艺术节以展现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央级艺术团体的戏曲精品为主。之后的中国艺术节,不断丰富艺术门类,从单一的舞台艺术扩展至戏曲、美术、书法、摄影等众多艺术形式,并出现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
在十艺节上,黄梅戏版的《雷雨》、杂技版的《聊斋遗梦》、昆曲版的《红楼梦》、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山东中国画大展等都陆续呈献给观众。
十艺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说,十艺节展演,既有专业性艺术作品的比拼,也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展示,既有艺术创作的交流,也有演艺产品的交易。中国艺术节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
变化二:从本土节目为主到中外艺术交流
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法国卢瓦尔国家交响乐团《经典音乐之声》等40场境外经典剧目献艺十艺节,为中国艺术节增添了浓浓的国际化色彩。
前几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是中国本土艺术的集中展演,难见中外艺术的交流。从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起,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精品陆续登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实现中外文化艺术的交融。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音乐之声》创下800多万元的票房纪录。
除了国际经典剧(节)目亮相中国艺术节外,国外演出机构也开始在中国艺术节上采购优秀剧(节)目。十艺节举办的演艺产品交易会上,美国百老汇、澳大利亚澳亚文化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等多家知名演艺机构均报名采购。
变化三:从政府包办到市场运作
记者从十艺节组委会了解到,按照开放式办节思路,充分利用十艺节资源、品牌和平台优势,社会筹资达3.2亿元,比前9届艺术节社会筹资总和还多,创历届中国艺术节最高水平。
第一、二届中国艺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点非常浓厚,在组织模式上是“政府掏钱、演员演出、群众看戏”,而且投入基本上靠中央财政拨款。从第三届开始,中国艺术节有了初级的市场运作观念,即经费不完全靠政府,采取拉赞助筹集资金,开始利用会徽、标志产品、冠名权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以此来筹集艺术节的经费。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经费来源上经过了从中央拨款到中央和地方共同筹款,再到政府拨款、社会集资和商家投资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艺术节资金运转模式从官办向官商合办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转移的发展方向。
变化四:从“圈内人”到社会大众
十艺节举办期间及前后,山东17个市的舞台百花齐放,数千万群众共同分享这道艺术大餐,使中国艺术节真正成为“艺术的盛宴、人民的节日”。
最初的中国艺术节,受惠群体只局限于少数“圈内人”,从第六、第七届开始,小众型的艺术节开始向“人民的节日”转变。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文华奖”和“群星奖”在艺术节上交相呼应,文艺工作者和热爱文艺的广大群众同上赛场。“群星奖”评选作为中国艺术节的重头戏,其最大特色是“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
十艺节更是把“文化惠民”当做办节宗旨之一,采取多重措施,让更多老百姓欣赏、参与到艺术节中来。首先取消向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款赠票送票,公益观摩免费票占总票量的60%以上。其次让艺术节“早开幕、晚落幕”,变集中时段办节为全年办节,让更多老百姓有机会享受文化盛宴。再次是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基层建设文化大院,扶持庄园剧团,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变化五:从大操大办到回归艺术本体
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也曾追求过大舞美、大制作,开幕式、闭幕式综合文艺演出不乏璀璨烟花、明星大腕,时至今日,这一办节思路已经发生了改变。
据组委会介绍,十艺节开幕式原本策划设计一台大型综合文艺演出,仅明星出场费、演出设计制作费等就将近6000万元。但是按照“简约而不简单、节俭不失精彩”的原则,程序化的仪式也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十艺节开幕式仅有16分钟,剧场环境布置总计投资不足100万元。
十艺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说,节省下来的资金,主要用于推动建立山东文化艺术事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文化惠民等基层文化服务上。“在场馆上建设减少过度装修装饰,艺术精品创作不拼投入、不拼规模,真正让艺术节回归艺术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