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文化视点:中国艺术盛典的26年变迁

    2016-05-09 浏览: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正在山东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近2000场次各类演出、150多个展览活动将在舞台上陆续呈现。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秉承“艺术的盛宴 人民的节日”宗旨的中国艺术节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但就中国艺术节本身来讲,悄然之间发生许多积极的变化。

        变化一:从单一舞台艺术到多种艺术形式的荟萃

        1987年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热闹但稍显单调,整个艺术节以展现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央级艺术团体的戏曲精品为主。之后的中国艺术节,不断丰富艺术门类,从单一的舞台艺术扩展至戏曲、美术、书法、摄影等众多艺术形式,并出现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

        在十艺节上,黄梅戏版的《雷雨》、杂技版的《聊斋遗梦》、昆曲版的《红楼梦》、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山东中国画大展等都陆续呈献给观众。

        十艺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说,十艺节展演,既有专业性艺术作品的比拼,也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展示,既有艺术创作的交流,也有演艺产品的交易。中国艺术节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

        变化二:从本土节目为主到中外艺术交流

        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法国卢瓦尔国家交响乐团《经典音乐之声》等40场境外经典剧目献艺十艺节,为中国艺术节增添了浓浓的国际化色彩。

        前几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是中国本土艺术的集中展演,难见中外艺术的交流。从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起,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精品陆续登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实现中外文化艺术的交融。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音乐之声》创下800多万元的票房纪录。

        除了国际经典剧(节)目亮相中国艺术节外,国外演出机构也开始在中国艺术节上采购优秀剧(节)目。十艺节举办的演艺产品交易会上,美国百老汇、澳大利亚澳亚文化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等多家知名演艺机构均报名采购。

        变化三:从政府包办到市场运作

        记者从十艺节组委会了解到,按照开放式办节思路,充分利用十艺节资源、品牌和平台优势,社会筹资达3.2亿元,比前9届艺术节社会筹资总和还多,创历届中国艺术节最高水平。

        第一、二届中国艺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点非常浓厚,在组织模式上是“政府掏钱、演员演出、群众看戏”,而且投入基本上靠中央财政拨款。从第三届开始,中国艺术节有了初级的市场运作观念,即经费不完全靠政府,采取拉赞助筹集资金,开始利用会徽、标志产品、冠名权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以此来筹集艺术节的经费。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经费来源上经过了从中央拨款到中央和地方共同筹款,再到政府拨款、社会集资和商家投资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艺术节资金运转模式从官办向官商合办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转移的发展方向。

        变化四:从“圈内人”到社会大众

        十艺节举办期间及前后,山东17个市的舞台百花齐放,数千万群众共同分享这道艺术大餐,使中国艺术节真正成为“艺术的盛宴、人民的节日”。

        最初的中国艺术节,受惠群体只局限于少数“圈内人”,从第六、第七届开始,小众型的艺术节开始向“人民的节日”转变。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文华奖”和“群星奖”在艺术节上交相呼应,文艺工作者和热爱文艺的广大群众同上赛场。“群星奖”评选作为中国艺术节的重头戏,其最大特色是“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

        十艺节更是把“文化惠民”当做办节宗旨之一,采取多重措施,让更多老百姓欣赏、参与到艺术节中来。首先取消向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款赠票送票,公益观摩免费票占总票量的60%以上。其次让艺术节“早开幕、晚落幕”,变集中时段办节为全年办节,让更多老百姓有机会享受文化盛宴。再次是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基层建设文化大院,扶持庄园剧团,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变化五:从大操大办到回归艺术本体

        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也曾追求过大舞美、大制作,开幕式、闭幕式综合文艺演出不乏璀璨烟花、明星大腕,时至今日,这一办节思路已经发生了改变。

        据组委会介绍,十艺节开幕式原本策划设计一台大型综合文艺演出,仅明星出场费、演出设计制作费等就将近6000万元。但是按照“简约而不简单、节俭不失精彩”的原则,程序化的仪式也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十艺节开幕式仅有16分钟,剧场环境布置总计投资不足100万元。

        十艺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说,节省下来的资金,主要用于推动建立山东文化艺术事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文化惠民等基层文化服务上。“在场馆上建设减少过度装修装饰,艺术精品创作不拼投入、不拼规模,真正让艺术节回归艺术本体。



    上一篇:文化视点:莫言作品借诺贝尔奖进入寻常百姓家

    下一篇:十艺节文化视点:《牡丹亭》等传统艺术如何赢回百姓心?


    相关阅读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05-28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2025-05-27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2024-12-27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2024-12-10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2024-11-12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2024-09-09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2024-04-17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2024-02-29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2024-02-18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2024-01-30

  •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专家解读现代企业制度19条举措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观山湖区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诞生!
  • 广州这家企业获得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奖
  • 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重大项目可以量身定做???
  • 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系列对接活动-上海站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度小满以创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 问计问需,共谋发展,张伟带队走访企业


  •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为城市形象 历经12年落成
  • 文化视点:渐行渐远的“公嫲吹” 绝技成绝响?
  • 我市“夜经济夜生活夜文化”主题文化活动即将展开
  • “葵农”画家许江:葵也有人的精神
  • 窦文涛读诗《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 2015-10-12这里是北京 燕京八绝——成器之路
  • 梁晓声:内山家族在日本起中日文化义工作用
  • 2015-08-14这里是北京 有些事导游不会说——紫禁城
  • 《两岸一家亲》词曲作者作客央视《文化视点》
  • 2015-09-11今日咪走宝 一方玉石 千古流传叩问收藏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