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社会组织发展新政试行一年多,“转正”之前,政府邀请市场机构进行效果评估
部分社会组织注册资金降到全市最低,直接登记审批时限比市里要求的短10个工作日———杨浦区2015年初发布社会组织发展新政,两年试行临近期满,政策“转正”之前,区民政局历史上第一次邀请市场机构介入,开展施政效果评估。
所谓“政策利好”是一厢情愿还是此言不虚?政府希望第三方机构给出中肯的答复,以便参考评估报告对政策条款进行增删。
社会组织已成不可或缺的服务提供者
杨浦区现有社会组织677家,其中有51家成立于2015年,新增机构数量比2014年高出54.5%。这个增长势头还在延续,今年上半年,约有50家社会组织向区民政局申请核名登记,现有30家完成了核名。
上海各区县为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出台了众多政策,在杨浦,市一级的四类组织直接登记措施和区一级的登记门槛下调措施是最重要的推手。
2014年4月1日起,上海对新成立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注册这四类组织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上海市民政局规定,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审批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
2015年初,杨浦出台促进辖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和若干政策(试行),把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审批时间下调到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取消了社会组织分支机构设立等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规定,今后新成立的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注册资金降低至5000元,资金门槛全市最低。
“社会组织的长足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的大小。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每年都在‘扩盘’,在养老、助残、救助、青少年、外来人口、妇女儿童、婚姻家庭、文体、法律等领域,社会组织已是不可或缺的服务提供者。”杨浦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社团局局长余征表示,政府部门的职能让渡构成社会组织生存空间的“基本盘”,杨浦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持续增长,2013年该区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项目133个,涉及资金2635.9万元;2014年购买项目196个,涉及资金3503万元;2015年购买项目279个,涉及资金4450万元。
只拿数字比大小,新政也算“不辱使命”。但是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是个复杂的过程,政策意向和行业走势的相关度需要更多研究。于是,杨浦区委提出请第三方进行施政效果评估。
扶持政策形成“梯度激励”
上海零点指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开展了政策评估,他们在200家杨浦区社会组织构成的样本框中进行抽样,对38家机构作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结果显示,直接登记措施和门槛下调措施得到社会组织的广泛认可,成为社会组织快速增加的主要助推力量;同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受访机构对不同类型的政策表现出的关注度差异明显,购买服务类政策关注最高。购买服务需通过公开竞标、竞争性谈判和答辩准入等方式进行———关注度接近100%。可见,政府购买服务是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
补贴类政策也有较高的关注度。在杨浦区依法登记的新成立的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申请1万元一次性开办补贴———关注度65.79%;前述两类机构租赁办公场所的,按月租金的30%,不超过500元/月获得房租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关注度47.37%;根据专业资质、工作绩效、工作年限等因素,给予专业社工人才每月500元到1200元的薪酬补贴,骨干人才纳入社工督导培养计划———关注度44.74%。
奖励类政策关注度相对较低。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在杨浦区依法登记的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及其研究成果给予8万元奖励,如为市级荣誉则给予5万元奖励———关注度23.68%;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的杨浦区专业社工人才及其研究成果给予8万元奖励,如为市级荣誉则给予5万元奖励———关注度15.79%。
享受激励政策比享受开办政策、补贴政策的难度系数高很多。报告指出,“不管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获得国家级荣誉,市级荣誉都相当不易。”
余征表示,扶持政策想对社会组织形成“梯度激励”,引导他们向着更好的水准发展,能力越强,得到奖励的机会也越多。比如,目前杨浦区对规范化建设评估3A级以下的社会组织没有奖励政策。
市社团局主管的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是衡量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发展前景的重要官方指标,评估结果由高到低分为5A到1A五个等级,评估要求不可谓不高,零点评估团队访谈获悉,有的参评机构“准备自查报告和相关材料耗时近1年”。杨浦600多家社会组织,现有100多家获得了规范化评估等级,有了如此重要的能力“背书”,它们在获取各类奖励时比其他机构有更多优势。
有进有出、有升有降的生态环境
按照上海的规定,规范性文件凡是冠以“暂行”、“试行”之名的,有效期自施行之日起不超过2年。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在该文件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进行评估。
第三方的评估报告成为杨浦区对社会组织扶持政策进行“废改留立”的依据之一。“个别政策由于制定时考虑的不成熟,执行‘遇冷’,少有关注,是废除还是修改,我们会在修订时认真考量。”余征介绍,上海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推行相对较晚,2015年杨浦区文件出台时也没有纳入相关内容,现在上海要建全球科创中心,杨浦又是市里确定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下一步“立新政”会重点考虑对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扶持。
“这几年新成立的社会组织数量一直在增加,但社会组织总数增长并不快,因为有一部分‘僵尸’社会组织被我们注销了。”余征说,民政部门在监管中发现,一些社会组织常年“休眠”,名存实亡,自去年以来,杨浦区关闭了二三十家这类机构。
理想的社会组织生态应该“有进有出”“有升有降”。除了探索社会组织退出机制,杨浦还计划出台优秀社会组织的推荐名录,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等级、服务对象满意度、专业人员配备情况、机构业务增长等进行综合考量,择优纳入“优选名册”。名册将在政府网站公示,供服务采购方选择合作对象,也作为社会组织信用评定的参考。
“优选名册”的申报将于7月1日启动,社会组织自主申报,业务主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区民政局复审,并与市社团局进行信用信息比对,预计9月1日前在指定网站上发布。“优选名单”同样有进有出、有升有降,每年都要进行复评,动态调整入选机构。
社会组织始终存在从业人员缺口,杨浦区也不例外。零点公司报告建议加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激励保障,通过“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等方式帮助社会组织留住人才。
对此,杨浦区民政局在社会组织人才培训方面作了新探索,今年下半年,区民政局打算组织有“专升本”需求的社会组织人才参加深造。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合作成立的社会组织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将为社会组织从业者提供包括学历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