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周宁)占地160平方公里的河南温县“东口老子文化产业苑”、投资13亿元的陕西洛南“老君山(老子)生态旅游风景区”、拥有高38米的国内第一老子铜像的河南滦川“老子文化园”、投资9亿元的深圳梧桐山“老子文化园”、规划中的北京圣莲山老子文化主题公园……
面对各地疯抢“老子”、疯建“老子文化园”的热潮,各方专家在2日举行的“中国老子文化生态园建设座谈会”上大声疾呼:“一些地方打着‘开发老子文化’的旗号,按照‘门票经济’‘旅游地产’‘贪大求全’的思路大肆兴建‘老子文化园’,造成恶性同质化竞争和巨大浪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说:“当前,不少地方兴建的‘老子文化园’,已经陷入‘建广场’‘盖房子’的误区,这些‘老子文化园’投资巨大,但基本不是营业性的,造成了极大浪费。”
高舜礼认为,以“老子文化园”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开发的难度很大,文化园区建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仅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还远远不够,必须考虑到当地经济水平、文化深度、周边客源市场、产业转化等多重要素,否则很可能造成“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