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函的宝塔(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组图]
新华网南京11月24日电(记者蒋芳)22日15时28分,南京出土七宝阿育王塔向世人展露真容。随着这座巨大鎏金宝塔出函,人们的好奇和关注再度被引发。
千年塔王惊艳现身
8月6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区发现的铁函被考古专家小心翼翼开启,当包裹着宝塔的丝织物“千年结”被打开,一尊金光闪闪的塔刹露了出来,令在场所有考古专家大吃一惊:“太壮观了,如此巨大的鎏金宝塔从未见过。”
11月22日,这座“塔王”“出函”之日。12只机械手负责紧紧“抓”住宝塔,一条锦纶红绸兜住宝塔,防止部件滑落。现场指挥是南京市博物馆文保专家汪桔生,动手作业的是4位来自航天科工晨光集团工艺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专家。
下午3时,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汪桔生戴着白手套的手往上抬了抬,4位操作手开始吊塔。
随着滑轮机械设备的缓慢提升,锦纶红绸兜住宝塔一点一点从铁函中升起,当塔王最顶端的“智慧珠”冒出来时,汪桔生突然示意停止。出了什么问题?所有人屏住呼吸,只有摄影记者不停地按动快门。现场专家解释说,停下来的原因是要调整着力点,确保宝塔在提取过程中不倾斜。
28分钟后,塔王整体出函,随即被放置在一块准备好的平板上。工作人员剪掉兜底的红绸,一座金光闪耀的宝塔展现在人们面前。
宝塔浑体刻满精美花纹、浮雕和文字,镶有上百颗宝石。经过专家仔细辨认,“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天下民安、风调雨顺”等文字清晰可见。
专家表示,石碑、丝织物、塔身三处都表明有“佛顶真骨”即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骨等宝物。
高科技功不可没
“别看那一匹薄薄的锦纶红绸貌不惊人,承重却能够达到1吨。”晨光集团工艺研究所所长周明说,“12只机械手同样不简单。4只1号机械手如同人手食指,负责寻找铁函与宝塔之间的缝隙,而8只2号机械手就如同人手的中指,能够承重,12只机械手必须配合默契,才能将宝塔整体从铁函底部提拉出来。”
方案如此“难产”,宝塔迟迟难以出函,原因在哪?据晨光集团工艺研究所所长周明介绍,原因在于塔和铁函之间原本没有缝隙,人手根本无法伸入。加上漫长岁月使得铸铁材质的铁函和函内包裹宝塔的丝织物发生了化学反应,甚至宝塔塔座也与铁函部分粘合,材质发生了钙化和铁化。直到专家研制出机械手,通过塔王和铁函之间最大的一条大约20毫米的间隙,利用提升装置相配合,才将间隙增加到50毫米,为铁函与宝塔分离做好了前期准备。
与此同时,利用工业内窥镜和便携X光机,科技专家对铁函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并制作出塔身结构的三维立体图。技术人员在塔身里发现了金属壳状物,基本能确定碑文记载的“金棺银椁”“佛顶真骨”等圣物被供奉其中,不过影像比较模糊,暂时还难以得知其确切的尺寸。
仍有谜底待揭
伴随宝塔出函,一些困扰人们已久的谜团正在被专家逐步解开。
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中究竟藏有哪些宝贝?南京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认为,碑文、丝织物、塔身文字记载一致,截止目前所有发现的宝物印证了记载非虚,加上现代科技手段X光片的佐证,塔身内的圣物应该包括了“金棺银椁”“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和“诸圣舍利”等。
“佛顶真骨”什么样子?这些宝物中最为世人关注的是这块据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骨。
高1米有余,重50公斤的阿育王塔是哪里造的?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表示,根据塔身上“扬州”“大师造”等字样,目前可以推断这座宝塔是在扬州制造的。而制作工艺的精美和先进水平,与当时扬州的地位吻合。据史料记载,唐代扬州金银业发达。
为什么如此珍贵的圣物会在南京出土?专家认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中可以看出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干里一带是寺庙集中之地,仅此次圣物出土区域,就修建过佛塔5座以上,时间跨度从东吴到明代。其规模和数量从一定程度上佐证南京是当时佛教重地之一。
供奉舍利的是谁?圣物能否完好取出?……考古专家表示,更多的谜底将在接下来对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的修复和研究中逐步揭晓。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