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内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并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的世界。各国采取了各自的应对策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通过互联网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升级那些关键的工业领域。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中国的“互联网+”概念,将互联网作为核心引擎,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推动社会创新。
互联网经历连线互联网、进行中的无线互联网,即将到来的物联网等,当未来“连接一切”的时代到来,互联网还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想象空间。以致于互联网大佬提出“互联网思维“以与传统行业做法相区别,这些都意味着”互联网“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引发起一场社会革命。
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良洪
我们是否能从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来描述和分析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导致互联网的产生,以及互联网导致发生的里程牌事件。
一、互联网发展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1980年代初,大、中、小型计算机技术趋于成熟,在各个领域的组织机构开始普遍的应用;PC机(个人计算机)出现,个人开始使用电脑;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各种计算机的联网-即网络化-奠定了基础。
内部联网1980年代中期兴起,“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模式出现。企业和各种组织内部,计算机联接起来形成网络,建立起局域网或内部网。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的基础支撑设施,以及提升组织运作效率的必备手段。这时的网络是内部私有网络。
互联网1990年代中期出现,企业和各种组织纷纷接入互联网;个人(通过PC)也开始大量接入互联网。新的互联网形态公司出现,典型的如:信息门户公司。互联网还是提供单向的信息发布和信息浏览,用户点击“读”信息,即Web1.0时代。
从2005年左右起,更多新的互联网应用和新型互联网公司不断出现,如:博客(BLOG)、社群(BBS)、RSS、维基(Wiki)、社会网络(SNS)、P2P、即时通信(IM)等。用户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用户可以“读”也可以“写”信息,向“共同建设”发展,互动和共享,即Web2.0时代。
这个时期,大量的人们接入互联网,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或习俗开始形成。各个行业开始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的浪潮出现。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进一步导引个人(通过手机、Pad等移动或便捷设备)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加速推动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们处于互联网Web2.0时代。
当下物联网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随着各种的物接入互联网,以及物的智能化,由于网络中的人和物都符号化了,会模糊人和物的界限,会有更多不可思议的想象空间。这或许是属于Web3.0及以上时代的未来图景了。
以下图示表示了互联网发展大记事。
互联网大事年表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二、虚拟社会发展观
互联网构建起的是一个网络化的虚拟空间。互联网空间与我们的现实社会相对应为“虚拟社会”,这样我们的社会将由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组成(文中没有特别说明,现实社会往往也简称社会)。
实际上,我们发展互联网即正在建立起一个虚拟社会,根据百科定义,虚拟社会是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展开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虚拟社会被想象成可以在无限空间在任何地点同时登录的空间(因为每个接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登录)并固定在一个明确位置,即使它是非物质的(因为可以无限登录),所有登录者都可以到达同一个市场、公民论坛以及社会空间。
随着发展,一切都将接入网络,即“连接一切”,将会成为现实。更深刻地说,现实社会的一切都将映射到虚拟社会中,由于虚拟社会的特性,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塑造现实社会。
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改变了社会结构,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以社会进化的观点来看待互联网的发展,即虚拟社会的发展,并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比较和分析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并以此预测未来、规划虚拟社会、把握发展的机会。
虚拟社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网络的成熟运用,下面定义互联网发展里程碑与虚拟社会发展里程碑的对应关系。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1980年代初,这个时期可以定义为虚拟社会的机器时期,这时为初始的构件准备时期。
1980年代中期起,可以定义为部落时期,这时是组织内部私有网络建设时期。
虚拟社会1.0,1990年代中期起,对应Web1.0时代。
这时,虚拟社会1.0中有了大量的企业和各种组织单位,以及通过PC接入的个人。组织单位在虚拟社会中主要表现为信息发布的门户网站。
虚拟社会2.0,2005年左右起,对应Web2.0时代。
这时,在虚拟社会中建立起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社群或非正式组织;新的模拟现实的商务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涌现;社会的各种组织,特别是商业机构,也不断地把自己的商务搬到虚拟社会中,以通过互联网凝聚客户。
目前,虚拟社会2.0才真正开始形成虚拟性的社会,虚拟社会中有了各种组织以及商业或非商业活动,人的数量达到了三十亿,人类社会近一半的人员接入了互联网。虚拟社会2.0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社会的各行各业都不仅仅满足于在虚拟社会有个信息门户的存在上,而在考虑怎样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式或生产方式,以凝聚住客户。
物联网的建立和发展将推动虚拟社会进入3.0或以上时代。
三、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及其发展关系
以下我们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分析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各自特点及其活动。
现实社会
现实社会由人、人与人构成的关系即社会群体(或称社群)组成。社会群体可以分为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指有亲密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圈等。初级群体有自发形成的特点,主要依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非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次级群体指为一定社会目的而建立的群体,如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内,有正式的组织,也有非正式的组织。正式结构指在理性规范和制度安排下人为建立的组织中的人的固定工作关系形式。非正式结构有自发形成的特点,作为一种因人的情感、心理、安全等人性方面的基本需要而产生的存在形式。
非正式结构具有自由、松散、随意、灵活、多变等特点。
因为,社会可以看作由人、以及社会群体组成。社会群体由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组成。次级群体为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内,有正式的组织,也有非正式的组织。因此,社会可以看作由人、初级群体、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构成。初级群体与非正式组织的结构具有相似特性。
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会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依赖于初级群体,也首先诞生初级群体,之后逐渐形成次级群体。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初级群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发生后,初级群体的生产功能逐渐被社会组织(正式组织)所取代,成为近当代社会主要的组织形式。
虚拟社会
虚拟社会由符号化或数据化了的人和社会群体组成,即社会的人、初级群体、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映射到虚拟社会中,现实社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也将符号化或数据化。
虚拟社会的成员身份和活动具有符号化、匿名性、便捷性,是自由的、开放的和较少受约束的。互动原则是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原本直接互动变为间接互动。
虚拟社会克服了时间和地理的障碍,可以将信息从许多传统的地域限制中解放出来。以地域人为分割的世界一旦被虚拟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全世界的人们都有了接近无限知识的可能性,自由地表达自己,更有利于大家建设和享受知识社会。在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距离很短或彼此之间只有几个超级链接。
根据对虚拟社会的定义,虚拟社会在1.0时代开始形成,首先诞生的是次级社群,之后再诞生初级社群。虚拟社会是由人建立的,目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因此,人及其社会群体都会映射到虚拟社会中。虚拟社会的许多场景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和重构,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叉,也在重塑和改造着现实社会。
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特点
虚拟社会机器时期。这时现实社会中,是计算机出现、发展和普及的革命性时期,信息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产业。特点是大中小型计算机迅速商用普及,个人PC机出现的革命性发展。
虚拟社会部落时期。这时现实社会中,是正式组织内部局域网或内部网的建设时期,特点是“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模式的革命性发展,也可以说是办公室网络化时期。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的基础支撑设施。
虚拟社会1.0时期。这时现实社会中,是互联网出现、发展和普及的革命性时期,新的互联网类型公司出现,例如,信息门户网站公司。各种社会组织或个人/家庭通过PC机接入互联网。
虚拟社会1.0中的成员主要有个人;新的互联网公司的信息门户网站;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的宣传门户网站。
而且,互联网技术导致机构或企业(正式组织)内部信息系统的技术改造,如B/S模式替代C/S模式,以打开内外部网络的边界。
虚拟社会2.0时期。这时现实社会中,新的互联网应用和新型互联网公司(应用Web2.0的技术)出现,例如,搜索、博客、BBS、维基、各种各样社交类公司。各种初级群体或非正式组织,例如:同学圈、朋友圈、熟人圈、生人圈、社交群体等,映射建立到互联网中。
虚拟社会2.0中的成员极大丰富起来,主要有个人;各种社会组织的宣传门户网站;信息门户网站以及新出现的各种各样应用Web2.0技术的互联网公司,例如,搜索、博客/微博、维基、BBS、图片及视频社交类、同学圈/朋友圈/兴趣圈社交类等公司,支持了各种各样虚拟初级社群或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一些虚拟的商业组织出现了,首先是各种电商公司,也导致资金流出现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为支付公司的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取得快速发展。通过手机或随身设备,人们随时随地能接入互联网,普遍接入成为现实。这更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模拟现实社会商业模式的新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涌现,现实社会中的商业机构映射建立到互联网中也不断发生,例如各种电商公司等,并发生激烈的竞争。
企业计算资源面临革命性升级。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云计算”时代,从技术上说,云计算是一种计算资源的部署。它灵活、便捷,允许对需求资源进行快速和无缝分配。这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
Web2.0技术在互联网公司广泛应用,但传统的企业或组织基本都还处于1.0时代,Web2.0技术也将导致组织内部信息系统的改造升级,从单向的信息发布和僵化的流程化向互动和共享转变,以适应发展的需要,Web2.0技术首先是应用到互动式社交方面,因此,这个转变可以叫做“社交化“改造,这也将是一次革命性升级。
目前我们处于虚拟社会2.0的初期,社会中大部分的人连接进了互联网,各种初级社群映射进了互联网,导致了虚拟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商业营销的互联网化,如电商的蓬勃发展。这些引起社会正式组织的互联网恐慌,害怕被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所淘汰,但各种企业或组织基本处于1.0阶段,各行各业都需要向2.0时代转型,这可以说成就是所谓向“互联网化转型”的过程,正式组织即次级社群的虚拟化重构将是一个比初级社群互联网化更大的浪潮。前者可以称为产业互联网,后者可以称为大众互联网。
以下图示示意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相应关系。
四、一切都刚开始
目前,我们处于虚拟社会2.0的初期时代,以上分析可看到这个时期的发展热点多多:社交类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商业化(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互联网)等,这些基本仍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从现实社会看,这时人们大量的进入了虚拟社会,2015年人数达到了近30亿,人类初级社群关系在虚拟社会得到了发展;虽然正式组织基本都进入了虚拟社会,但仍处于1.0阶段,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需要改造升级以适应2.0时代;正式组织的上下游关系在2.0时代的虚拟社会中需要构建。
电商首先获得到了发展,但商业营销只占社会中的很小一部分,既使这样也就是还有更多的现实社会的商业营销机构没有升级改造进入虚拟社会2.0时代。
更多的正式组织处于虚拟社会1.0阶段,怎样升级改造进入虚拟社会2.0时代还是个问题。
无论“工业互联网” 、“工业4.0“还是 “互联网+/+互联网”都是应对虚拟社会2.0时代的策略。
还有虚拟社会3.0,还有虚拟社会X.0呢,……
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我们正处于一个创造新世界的时代-一个虚拟的社会,也必将相应地导致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一切都还有待建设。
这是一个好时代,机会多多,只要敢想;这是一个坏时代,一切在变,前途未卜。
参考文献:
《信息化2.0+: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化体系》 杨青峰 著
《另一个地球:互联网+社会》 [美] 马克·格雷厄姆 (Mark Graham) 威廉·H·达顿(William H. Dutton) 著,胡泳 徐嫩羽 于双燕 胡晓娅 译
《社会学概论》高芙蓉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