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美术馆图书馆“免费之门”如何打开
( 2011-02-12 10:07:19) 稿件来源:
免费开放会否“人满为患”
由于此前全国博物馆在免费开放过程中遭遇了“客流井喷”的尴尬,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消息传出,也有不少人担忧:美术馆、图书馆的免费之门打开时,同样会人满为患。
记者发现,“免费开放了以后服务是否跟得上”“门票预约过程是不是很繁琐”,成了网民关注度最高的问题。
据了解,一些已做好免费开放准备的美术馆、图书馆对此也“严阵以待”,准备采取电话预约、限制入馆人数等方式,迎接可能出现的大客流。
如何让免费开放不至于“人满为患”?上海图书馆的经验是,免费开放之后,图书馆迎来了一波读者办证数量的增长,不过却没有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余江说,这得益于上海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分布与配置,“上海全市有212家街道和乡镇图书馆,都设在社区文化中心里面,完全是市民身边的图书馆。因此,如果图书馆网络布点合理,一旦免费开放,并不会造成大量市民涌入中心图书馆。”
“免费”后如何更精彩考验公共文化场馆
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赢得老百姓一片叫好声。但如何把免费的“文化大餐”“艺术大餐”烹饪得更加精彩诱人,如何给国人提供更为细致、人性化的服务,增添城市的人文气息,提升市民的文艺素养,才是这些公共文化场馆面临的最大挑战。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的陈航注意到,在河南等地,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在短期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但一段时间之后,又陷入冷清局面。
“公众最关心的不仅仅公共文化场馆是否免费开放,也包括展览内容是否吸引人。”这位年轻学子认为,博物馆在免费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成为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时的“前车之鉴”。
专家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民高素质,与其城市中比比皆是、免费开放且展览水准很高的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有着很大的关系。眼下,我国公共文化设施从过去的低廉收费和象征性收费,最终过渡到全面免费,是社会进步的一张“试纸”,不仅惠及社会公众,意义也尤为深远。
我国有13亿人口,但很大一部分人口远离艺术、远离阅读。因此,美术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远不止是免费把门打开,应持续为公众提供更精彩的美育,更丰盛的文化“补给”。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应支撑起国人的精神气质、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