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强20亿卖出盈利能力不佳的*ST鲁丰,转而以不到8亿的价格买下另一个壳,手上还留有约12亿元现金,为后续资本运作储备了充足的资金。4月12日,共达电声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潍坊高科的股东与于荣强签署了意向协议,拟将潍坊高科100%股权转让给于荣强,股权转让总价款5亿元。
新闻配图 张大伟制图
于荣强20亿卖出盈利能力不佳的*ST鲁丰,转而以不到8亿的价格买下另一个壳,手上还留有约12亿元现金,为后续资本运作储备了充足的资金。不过,有投行人士指出,从于荣强的履历看,其并不具备电子行业的运营能力,此次入主共达电声究竟是跨界的二次创业,还是一次财务投资行为,尚待观察。
⊙记者吴正懿○编辑孙放
左手卖壳,右手买壳。*ST鲁丰的原实际控制人于荣强,演绎了颇为罕见的高卖低买“倒壳术”。
*ST鲁丰上周六披露,公司控股权转让事宜已完成过户登记,山东宏桥将以28.18%的持股比例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有“山东首富”之称的张士平。卖壳之后,原控制人于荣强将斩获约20亿元现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两周前,于荣强锁定了山东另一家上市公司共达电声,控股权收购对价不到8亿元。一买一卖间,于荣强完成了一桩划算的“壳生意”。
“提价”出让*ST鲁丰
据公告,*ST鲁丰于4月21日接到通知,股权转让双方已办理完毕过户登记手续。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于荣强将其持有的2.61亿股股份过户至山东宏桥名下,后者持股比例为28.18%。于荣强还保留有公司6814.34万股,占总股本的7.36%。
事实上,*ST鲁丰的易主事项前后历时近一年。去年5月17日,*ST鲁丰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于荣强与港股中国宏桥旗下的山东宏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将其所持占总股本28.18%的股份转让给后者,交易额不超过9亿元。按照交易额上限匡算,本次股权转让单价约3.45元每股。
此后,山东宏桥将5亿元定金支付到双方共管账户。去年7月1日,双方又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约定最迟应于2016年9月30日前签署股份转让的正式协议。
出人意料的是,几天之后,于荣强申请辞去*ST鲁丰董事、董事长等全部职务,导致其所持股票半年内无法转让,股份转让事项继续停摆。从二级市场看,去年5月13日开始,*ST鲁丰股价开始持续上涨,至去年11月停牌时累计涨幅约117%。
水涨船高。今年1月19日,随着于荣强所持股份解禁,双方签订了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转让数量与框架协议一致,但转让单价攀涨至7.64元每股,交易总价跃升为19.95亿元。由此算来,于荣强“捂壳”之后增收约11亿元。
回头看来,于荣强的卖壳时点相当精准。近期,*ST鲁丰复牌后连续跌停,最新股价仅6.56元,比协议转让价低了约14%。
资料显示,*ST鲁丰于2010年上市,主营铝板带和铝箔产品,近年业绩状况不佳。2013年,公司盈利741万元,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3.46亿元和1.18亿元。因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简称自去年4月22日起变更为“*ST鲁丰”。
转身“摘壳”共达电声
长袖善舞。将一手孵化的*ST鲁丰高价沽售之时,于荣强的视线落在了另一家山东上市公司共达电声身上。
4月12日,共达电声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潍坊高科的股东与于荣强签署了意向协议,拟将潍坊高科100%股权转让给于荣强,股权转让总价款5亿元。此外,股权过户后的潍坊高科另应承继2.91亿元的债务。
资料显示,共达电声业绩尚可,最近三年每年盈利在2000万元上下。早前,公司曾酝酿跨界重组未果。
目前,潍坊高科持有共达电声549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27%。上述股份转让完成后,共达电声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于荣强。从7.91亿元资金成本推算,本次交易单价约14.39元每股,与停牌前股价相比略有溢价。
彼时,*ST鲁丰的易主事项尚未落地。交易所随即向共达电声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披露于荣强的资金来源情况。
共达电声4月19日在回复公告中表示,于荣强计划以其转让所持有的*ST鲁丰股份获得对价的资金用于支付本次受让潍坊高科100%股权的价款。若前一交易因故终止,则于荣强拟将所持*ST鲁丰股票进行质押融资筹措资金用于受让潍坊高科股权。
随着*ST鲁丰的股权交易完成交割,于荣强应付本次收购绰绰有余。
交易所亦关注到了于荣强的卖壳事项,对其管理、运营上市公司的能力发问。问询函指出,本次收购人于荣强原为*ST鲁丰实际控制人,该公司因2014年、2015连续两年亏损,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1月19日,于荣强将其持有的*ST鲁丰控制权对外转让。请详细说明于荣强控制的其他核心企业或资产情况,补充说明于荣强是否具备控制、管理、运营上市公司的综合能力。
共达电声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潍坊高科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将保留现有核心管理团队并持续经营、扩大现有的电声业务。于荣强则称,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对公司资产、业务、人员、组织架构进行调整的可能。
“从财务角度看,这显然是一桩合算的买卖。”投行人士指出,由于股价下跌及监管加强,市场的壳费价格有所回落,但也远在10亿元以上。于荣强20亿卖出盈利能力不佳的*ST鲁丰,转而以不到8亿的价格买下另一个壳,手上还留有约12亿元现金,为后续资本运作储备了充足的资金。
“但从于荣强的履历看,他并不具备电子行业的运营能力,此次入主共达电声究竟是跨界的二次创业,还是一次财务投资行为,尚待观察。”该人士表示。